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内要闻
我省第一代美国白蛾等食叶害虫防控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2025-07-03 15:57 浏览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主要领导批示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方针,组织各地扎实开展美国白蛾等食叶害虫防控工作,第一代美国白蛾发生面积同比下降8.3%,防控成效显著,为全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监测预警,掌握虫情动态。年初印发《关于做好春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通知》,统筹谋划做好全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指导各地开展美国白蛾越冬后虫口基数、越冬代成虫以及林间虫情监测调查,科学研判发生趋势,发布防控动态。织密监测网络,科学布设美国白蛾性诱捕器和智能性诱监测设备,实时动态监测发生情况。上半年各国家级、省级中心测报点通过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防治管理信息系统报送短期预报146条,同比增长71.8%,为精准防控提供数据支撑。

创新防控机制,提升治理效能。以林长制为抓手,压实各级防控责任,对重点地区印发《工作提示单》,督促落实防控措施。5月下旬以来,全省抓住第一代美国白蛾防治关键期,综合运用化学、物理、生物天敌等防治手段,压低林间虫口基数。上半年全省35个县区采用直升机和无人机进行精准防治,飞防面积286.8万亩次,释放周氏啮小蜂蛹12.7万个。镇扬、苏中四市(区)等地深化跨区域联防联治机制,打破行政边界,消除防控死角,筑牢林业生态安全防线。

夯实保障基础,筑牢防控屏障。依托中央资金,扶持5家基层林场建立专业防治队伍,为15个中心测报点配备30台智能监测设备,提升基层防控能力。组织开展防治新型药剂药械、智能监测设备等设施应用研讨交流活动,聚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新药剂、新设备、新技术,搭建产需对接平台,优化完善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梳理基层技术需求,制定药剂药械库建设规范,优化智能监测平台应用,着力解决基层防控能力不足,应急储备物资缺乏等问题,切实提高我省林业有害生物精准监测和应急防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