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执“绿”为笔,向“美”而行,
我省高标准完成2024年民生实事绿美村庄项目建设
发布日期:2025-03-03 15:19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4年,省林业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照省政府民生实事工作部署和《江苏省绿美村庄211提升工程三年实施方案》要求,持续扎实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不断改善提升村容村貌。全年全省高标准完成绿美村庄项目建设314个,其中新建203个、改造提升101个、建设绿美古树村庄10个,全面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林业服务民生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华光社区兴隆组

组织推动持续加强。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时要求要因地制宜深挖造林潜力,科学推进国土绿化,为全省增添更多新绿。在年初召开的全省国土绿化工作会议上,分管副省长夏心旻要求扎实推进村庄绿化建设,努力打造“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美丽乡村景观风貌。下半年召开的全省绿委办主任会议对绿美村庄建设再次进行部署推进。省林业局根据基层实施意愿分解下发年度建设任务,各地围绕目标任务,或将绿美村庄项目建设列入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内容、或列入人大政协督办事项,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绿美村庄建设。常州市将绿美村庄建设列入林长制及年度林业重点工作;苏州市部分地区将绿美村庄建设列入村“两委”工作的重中之重予以推进,突出了“党建引领、支部带动、党员示范、全民参与”。

徐州市新沂市墨河街道双城村史城庄

技术指导精准到位。在多年持续推进的基础上,2022年我省启动实施了绿美村庄211提升工程,制订出台绿美村庄211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和建设标准,连续三年省政府将绿美村庄建设纳入省民生实事项目。春季省林业局分组赴各相关地开展造林绿化技术服务活动,指导各地按照“一村一方案、一村一图纸、一村一特色”的原则做好绿美村庄项目设计和造林施工,推行乡土乔木为主、低养护成本的节约型绿化模式,督促各地加快建设进度,因时因地加强新造林管护和应对极端灾害天气。举办了省政府民生实事绿美村庄建设培训班,讲授推荐绿美村庄建设模式、造林绿化技术等。淮安市绿化委员会向相关县区人民政府发送《关于加快推进省级绿美村庄建设的工作建议函》;灌云县注重绿美村庄建设与农村环境整治、农村道路绿化、生态绿量扩增、自然生态保护、绿色生态产业“五结合”。

 

苏州市张家港市常阴沙常北社区 

项目管理严格规范。作为省民生实事项目和财政支林项目,组织各级严把绿美村庄立项关、选址关、招标关和验收关,项目建设圆满地通过了省人大常委会民生实事年度评议和省财政专项评价。每月调度一次项目建设进度,分析形势、研究问题、提出建议,针对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全年多次下发村庄绿化项目建设提示单。年底组织各地开展逐个项目验收,逐级审核汇总绩效完成情况,点对点明确整改和完善提高要求。对于验收合格的村庄,督促各地按新建绿美村庄每个40万元、改造提升原绿美村庄每个20万元、新建绿美古树村庄每个50万元、改造提升绿美古树村庄每个30万元的标准兑现奖补,2024年省级共下达绿美村庄建设专项补助资金10580万元。江阴市累计投入村庄绿化各类资金约1000万元;泰州市姜堰区实行绿美村庄省、市共建,对通过市级验收的绿美村庄项目择优推荐安排省级绿美村庄资金,其余给予8-15万元的资金补助。

 

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刘圩村

服务民生可感可及。村民家前屋后、村庄公共空间、闲置土地做到见缝插绿、宜绿尽绿,农田林网、道路林网和水系林网因地制宜得到构建,绿化与环境整治协同开展、与乡村美化文化有机融合,实现了户洁、路净、水清、岸绿、院美,平均绿化覆盖率达38.72%、造林成活率达94.49%,通过绿美村庄项目实施,村庄总体绿量大幅增加,全面增加了森林“水库”“碳库”。立足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要求,积极培育发展了一批珍贵用材林、大径级丰产林、木本粮油林、高效经济林和高附加值花卉苗木基地,有力拓展了森林“粮库”“钱库”。沛县大屯街道安庄村结合乡村旅游,开发出中山杉文化一条街,勾画“房前林道、门前花卉”的安庄映像;南京六合区结合绿美村庄建设,大力发展太秋甜柿、薄壳山核桃产业,亩效益超万元。2024年项目实施直接受益农户6.72万户、直接受益村民24.19万人,村民满意度达90%以上。 

苏州市太仓市沙溪镇香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