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下午5点,来自大丰麋鹿保护区的58头麋鹿,经过包括检疫在内的各项准备工作后全部顺利启程前往天津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
考虑到天津七里海湿地未来的麋鹿种群发展,此次引进的58头麋鹿中,工作人员特意选择了8头公鹿50头母鹿,它们基本都处于青壮年阶段。下午2点,工作人员在保护区的第一放养区为麋鹿们进行了出发前的最后准备。
天津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范围较大,为了便于后续的跟踪观察,工作人员利用麋鹿的群居特性,在58头麋鹿中挑选了5头安装GPS项圈。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先对5头麋鹿进行了麻醉处理,戴上项圈后立即注射了苏醒针剂,注射后一两分钟,麋鹿就迅速恢复了意识。
由于麋鹿生性敏感胆小,还有其中部分母鹿有孕在身,为了确保麋鹿能够安全上车不受惊吓,麋鹿保护区的工作人员采用物理方式,精心设计了一组特殊的“L”字形转运通道,让麋鹿能够渐进地适应并顺利登上车厢。
下午3点左右,接受检疫后的麋鹿们,从圈舍大门走向第一通道的“L”字形一端,为了降低麋鹿直面卡车车厢的恐惧感,工作人员将与第一通道衔接的第二通道设计成了弯口,且在登车处配有缓坡。等到麋鹿顺利走完将近20米长的通道后,工作人员就通过在通道中增加挡板,并缓慢地靠近麋鹿,增加轻微的压迫感,让麋鹿们乖乖走进车厢。
下午5点,58头麋鹿在工作人员的细心引导下,分别进入了为它们特制的3辆运输车。初入车厢,麋鹿们或好奇地四处张望,或小心翼翼地试探着新环境,但很快,它们便在这份精心准备的“移动家园”中逐渐放松下来。随着最后一声车门关闭,车队缓缓驶出大丰麋鹿保护区,正式踏上了北迁天津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旅程。
天津七里海湿地保护区,是我国唯一的古海岸与湿地同处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这里的咸淡水交汇特性,与古代黄河故道环境高度契合,出土的麋鹿角化石进一步佐证了3000年前,这里就是曾麋鹿的栖息地。为了恢复麋鹿这一珍稀物种,还原古海岸湿地的原生态面貌,2011年,七里海从北京麋鹿苑引进10头麋鹿放养,2024年,首次从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进一公一母两头麋鹿,截至2024年底,七里海湿地保护区共有麋鹿34头。此次从大丰引进的58头麋鹿将进一步壮大七里海湿地的麋鹿种群促进南北麋鹿基因交流为这一珍稀物种的保护注入新的活力。
自1995年以来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积极探索开展迁地保护,累计输出麋鹿数量400多头分布于全国25个省市(保护区、繁殖基地等)。它们如同流动的生命火种足迹燃遍多地,点亮生态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