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正式发布《江苏省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三批)》,常州市新北区“践行长江大保护历史使命,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模式”成功入选,成为全省唯一以“长江大保护”为核心导向的生态价值转化标杆案例,为全省乃至全国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一、战略引领:构建“保护-修复-发展”协同格局
新北区以《长江经济带(常州沿江地区)生态优先绿色转型发展规划(2018-2035年)》等宏观规划为引领,统筹国土空间开发与生态安全,严格守护沿江水源地与生物栖息地。通过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修复、低效用地腾退与产业园区优化,构建“三纵三横多点”生态体系与“一带一园七廊道六片区”生态格局,同步导入新材料、生命科学、生物制造等新质产业,形成“生态修复反哺产业升级、产业溢价支撑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二、路径突破:激活生态资源“价值实现”动能
新北区依托小黄山、新龙生态林两大生态源地,差异化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小黄山片区:投入约5000万元实施封山护林、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将荒山废宕打造为生态郊野公园,2021年开放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带动周边村民自主经营,成为乡村振兴核心引擎;新龙生态林片区:整合齐梁文化、孟河医派文化资源,打造440公顷集森林文创、休闲游憩于一体的生态空间,连续举办新龙NUTS音乐节,实现生态调节功能与文化服务价值双提升。
三、制度创新:以“生态积分”撬动产业绿色转型
新北区创新出台《新北区生态积分交易制度研究》《新北区生态积分价值核算指南》,建立“价值核算-当量转换-占补平衡-用途管制”全链条机制。在生态产业化区域,按积分标准对土地整治、生态修复主体给予补偿;在产业生态化区域,鼓励用地主体参与积分交易,激发生态管护积极性。目前,两大发展片区新增生态空间积分预计产生直接经济收益6500余万元,带动文旅、康养等产业收益超2亿元,实现“小积分”推动“大转型”。
下一步,新北区将继续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更多生态价值实现新路径,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让生态之美成为新北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