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省森防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科学有序推进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25年全省美国白蛾发生面积41.2万亩,同比下降12.2%,全年未出现林木叶片大面积吃花吃光现象,未出现扰民舆情事件,有效保护了全省森林资源和生态建设成果。
一、高位推动,压实防控责任链条。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今年信长星书记在美国白蛾等食叶害虫防控关键阶段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批示,指明工作方向。夏心旻副省长春季时深入南京紫金山林业一线,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巡林并实地检查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强调要抓住春季防治关键窗口期,落实综合措施。年初,省林业局印发了《关于做好春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通知》,对全年防控工作进行周密部署,要求各地聚焦美国白蛾等主要危害种类,突出重点防治区域,明确责任分工,实施分区治理、精准施策,做实区域间联防联控和部门间协同联动,最大限度控制灾害损失,确保全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二、科学施策,提升精准防控效能。全省防控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实行监测与防治双管齐下,着力提升防控工作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一是织密监测预警网络。全省共布设美国白蛾性信息素诱捕器约6500套,升级应用智能性诱监测设备约120台,各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累计发布短期预报147条,省级层面编发防控动态6期,实现了对林间虫情的动态精准把握和发生趋势的及时研判,为科学防治提供了可靠依据。二是优化综合防治措施。自6月份起,全省紧扣“压前控后”的防控策略,科学组织开展防治作业,重点加大对历年高发区和预测危害较重区域的防治力度。全年累计完成美国白蛾、杨舟蛾等食叶害虫防治作业面积近600万亩次,其中飞机防治面积295.6万亩,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各地释放周氏啮小蜂蛹约19万个,持续增强自然控害能力。此外,重点推动宁镇扬等地落实美国白蛾、杨树食叶害虫联防联控机制,有效消除了行政区划交界区域的防控盲区,提升了整体防控效果。
三、夯实基础,增强持续防控能力。注重长远,不断加强防控能力建设。通过组织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药剂、药械及智能监测设备等应用研讨交流活动,促进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重点支持了5家基层林场组建或强化防治专业队伍,扶持无锡、泰州两市建设市级药剂药械储备中心库,提升基层应急防治响应和灾害处置能力。支持15个中心测报点新增配备30台性诱智能监测设备,加快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步伐,为精准决策和高效防控提供科技支撑。同时,依托2025年我省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建设项目,加强全省监测、检疫、防治重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增强我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