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由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牵头起草的省地方标准——《江南地区观赏牡丹种植技术规程》DB32/T 4810-2024)于2024年8月8日正式实施。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属于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 L.)、牡丹组(Sect.Moutan DC.),是原产中国的特有花卉种质资源,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在我国已有1600多年的栽培历史,有很好的观赏、药用、油用等价值,也是中国“国花”的最佳备选植物物种,在我国多地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大面积集中栽植和推广发展。
江南的牡丹园地处长江中下游,区域河流众多,全年空气湿度较大,具有夏季湿热、冬季湿冷的气候特点,全年普遍降雨量较大,地下水位较高,土壤透气性差,且含水量较高。而牡丹具有不耐高温、高湿及怕涝等习性,在江南地区种植牡丹首先要选择适宜当地气候环境条件的抗湿热牡丹品种,并通过因地制宜的科学管理技术措施,规范牡丹的种植技术。
该标准提出了江南地区观赏牡丹种植的园地选择、整地起垄、种苗筛选、牡丹栽植、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将为长江以南地区观赏牡丹的种植和牡丹专类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保障牡丹在江南地区的推广和应用。
部分江南牡丹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