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4001354/2024-00087 | 主题分类: | |
发布单位: | 办公室 | 发布日期: | 2024-05-16 |
文 号: | 苏林提复〔2024〕29号 | 主 题 词: | |
摘要: |
盐城市人民政府:
经研究,现对王宁、吴崇友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江苏盐城珍禽保护区缓冲区内岸线保护的建议提出如下会办意见,供你单位答复代表时参考:
2018至2021年,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组成联合工作组共同开展江苏滨海湿地多圈层交互带综合地质调查。对珍禽保护区进行多圈层交互带综合地质调查、研究和模拟,查明生态地质环境现状和演变的时空格局,甄别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和地质过程对盐城沿海湿地生态功能的影响等。
根据卫星遥感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发现,从2012年开始(港口导堤建设工程),保护区北缓冲区、核心区海岸发生侵蚀现象,岸线后退,滩面高程降低,部分区域滩涂湿地面积逐步缩小,野生动植物栖息地面临威胁。我局将积极支持开展侵蚀性海岸治理工作,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一是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盐城滨海湿地生态地位重要,在盐城市滨海区域开展相关建设活动,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梳理完善相关行政许可手续。二是坚持科学研究合理修复。结合盐城市编制的《盐城市侵蚀性海岸治理规划》,启动珍禽保护区内岸线护滩工程前期的预研究,开展工程措施(例如丁坝群)与非工程措施(例如射阳港航道疏浚弃土的吹填护岸等)相结合的防护手段的可行性论证工作。三是加强项目评估论证。全面分析评估项目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进一步加强项目区域滨海湿地监测,开展对盐城沿海港口建设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后评估工作(包括灌河口、滨海港、射阳港、大丰港等),查找珍禽保护区岸线由淤积到侵蚀的原因,评估对潮间带候鸟栖息地和重要鸟类迁徙通道的影响,补充开展遥感、无人机监测,加强沉积物收支研究和各岸段侵蚀差异性研究,探索利用自然恢复方法维持海岸稳定的长久之计。
江苏省林业局
2024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