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4001354/2024-00059 | 主题分类: | |
发布单位: | 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站 | 发布日期: | 2024-05-15 |
文 号: | 苏林提复〔2024〕26号 | 主 题 词: | |
摘要: |
省农业农村厅:
经研究,现就民盟江苏省委会提出的关于我省进一步做好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的提案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该提案阐述了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在普查防控管理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了设立县级及县级以上专项部门加大外来物种的管理力度、加强外来有害生物普查管理等合理性建议。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是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风险防范的重要基础和有效手段,是统筹开展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的重要环节。根据普查分工职责,林业部门主要负责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落细落实各项措施,扎实做好外来有害生物普查及防控工作。
一、狠抓落实,扎实做好外来有害生物普查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管理。成立江苏省林业局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编制《江苏省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实施方案》,确定我省43个普查物种;制定2023年全省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计划,明确普查任务和时间节点。二是强化技术支撑。举办全省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培训班;编印《江苏省森林湿地生态系统重点外来入侵物种参考图册》,提高普查小组普查效率。三是强化数据审核。认真梳理问题台账,督促各地全面补充完善外业调查数据;审核上报全省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数据,配合省农业农村厅做好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数据汇交工作。四是开展督查指导。组建督导组对全省各市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进行督导,配合做好华东四省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技术指导和阶段验收;组织编制并报送全省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总结报告和技术报告。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局已全面完成全省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调查踏查范围覆盖全省,调查人次17355次、影像资料242526张,设定样地4396个、样方25766个、样线7819条,采集样本3739份,制作标本2407件,踏查里程56707.69公里,踏查面积567076.86公顷,发现外来入侵物种34种。
二、多措并举,认真做好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一)严密监测外来有害生物。一是科学布设监测点。充分发挥全省31个国家级、22个省级测报点监测主力军作用,尤其针对外来物种可能入侵的高风险区域,如涉木企业、苗圃等重点区域,加密布设外来林业入侵物种监测点,组建专业队伍,开展常态化监测。积极做好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外来入侵物种监测调查工作,通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管理信息系统上报虫情动态、短期预报、主测对象发生期及发生量信息。据统计,2023年各测报点报送信息2307条,同比上升19.8%,信息报送数量大幅增加。二是强化区域联防部门合作。积极参加沪苏浙皖赣闽五省一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协作会议,不断推进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控,并以此推动省际、市际、县际间的区域协同联动。省林业局与南京海关等部门建立江苏省口岸疫情疫病数据共享协作机制。南京市浦口区、六合区,宜兴市,溧阳市分别与安徽省、浙江省毗邻县区签订联防联治协议,持续深化跨区域疫情通报、检疫会商等工作格局。南京市江宁区与马鞍山市花山区联合召开宁马毗邻地区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治协调会,苏州市、上海嘉定区、青浦区三地召开座谈会、实地监测演练联合阻击美国白蛾。此外,镇江市与扬州市、淮安市与盐城市、泰州市与南通市等省辖市毗邻区县间开展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跨区域联防联治。
(二)积极做好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外来有害生物防控。按照“突出重点,分级管理,分类施策,工程治理”策略,坚持对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实施工程治理。一是多措并举做好美国白蛾防控。认真组织开展美国白蛾等食叶害虫越冬基数调查,汇总分析研判形势,发布虫情趋势预测;召开全省飞机防治美国白蛾现场会暨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推进会,总结交流经验、分析研判形势,安排部署工作。通过突出重点难点、创新工作措施,采取飞机防治与地面防治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化学、物理、生物等防控措施,全力控制美国白蛾疫情,2023年美国白蛾发生面积42.07万亩,同比下降24.1%,危害程度明显减轻。二是高位推动松材线虫病防控攻坚行动。自攻坚行动以来,全省上下高度重视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发布林长令、召开推进现场会、督查疫情除治、争取资金保障,多措并举,同向发力,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成效明显。根据2023年秋季普查,今年我省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面积15.83万亩,病死松树6.15万株,同比分别下降8.9%和14.11%,拔除2个乡镇级疫点,4个县级疫区和11个乡镇级疫点实现无疫情,实现疫情发生面积、病死株数、疫情小班数量实现“三下降”。今年我省提出“五年任务、四年完成、一年巩固”的工作目标,紧盯关键环节,细化工作措施,今年计划撤销5个县级疫区和12个乡镇疫点,有望提前一年完成五年攻坚任务。三是高效推进互花米草治理。省政府成立了省互花米草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积极履行治理工作责任,协调解决治理中出现的问题困难;编制印发《江苏省互花米草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建立动态调查监测机制,完成互花米草分布精准调查。各地因地制宜,综合运用人工刈割、深翻、围堰、水淹、绞吸等除治方式,开展动态监测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置残留和新扩散增量,提升治理实效。截止去年底我省已完成互花米草除治任务17.2万亩,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打赢互花米草治理三年攻坚战首战。
三、蓄势聚能,持续做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
下一步,我局将根据国家林草局等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压实防控责任,落细防控措施,切实做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力争实现全年主要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1.68%以下,共同筑牢生物安全屏障。一是落实防治责任。全面贯彻落实《森林法》《生物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持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精神,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二是夯实监测基础。认真落实《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管理规定》,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中心测报点的示范带头作用,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智能监测工作;强化与媒体、气象部门合作,做好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工作。三是规范检疫执法。强化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落地复检。深化与公安、海关等部门协作,严厉打击各类林业植物检疫违法行为。四是创新防控机制。实施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工程治理,实现绿色减灾和可持续控灾;积极推行区域联防联治,重点解决毗邻区防治难、有害生物跨区域传播严重的问题。五是开展宣传教育。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512林草生物灾害防控宣传周” “爱鸟周”等重要节点,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防控外来物种的基础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大众防灾意识,提高大众支持和参与维护林业生态安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江苏省林业局
2024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