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0日至26日是江苏省第43届“爱鸟周”,主题为“完善保护体系 护佑候鸟迁飞”。近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公安局联合在通州湾示范区举办2024年“爱鸟周”主题宣传活动。
南通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之一,每年有大量候鸟从我市过境,在沿江沿海湿地滩涂觅食补充能量。随着近年来江海大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市监测到的鸟类种群越来越多。近期发布的《南通沿江沿海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显示,2021~2023年南通沿江沿海地区共记录到鸟类294种,涉23目64科,包括勺嘴鹬、黑嘴鸥、东方白鹳、黑脸琵鹭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种,大滨鹬、翻石鹬、阔嘴鹬、水雉、凤头鹰、大鵟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9种。4月22日,省林业局发布全省新记录到的14种鸟类中有4种是在南通沿海新发现,如东小洋口勺嘴鹬湿地保护小区则入选江苏省首批最佳观鸟胜地。
去年底,如东小洋口勺嘴鹬栖息地保护小区、启东长江口(北支)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海门蛎岈山湿地候鸟重要栖息地等三处被列入国家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均为鸟类重要栖息地。
“鸟类作为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生存状况对于整个生态平衡至关重要,所以我们更要爱鸟护鸟……”活动中,工作人员通过布设展板、发放宣传资料以及面对面科普的方式,向周边群众介绍候鸟迁徙通道沿途、重要栖息地,普及鸟类保护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爱鸟护鸟守法意识,引导大家自觉加入到候鸟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队伍中。
去年2月,通州湾示范区S328遥望港大桥东侧港道南侧水面,曾发现数百米细纱网,造成鸟类伤亡。经调查,当事人因养殖水产而张网防鸟,虽非故意捕杀鸟类,但对鸟类生态已造成破坏。为保护鸟类重要栖息地,更好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南通市公安局通州湾示范区分局和南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州湾示范区分局在附近联合设立了“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警示牌,提醒大家不要破坏环境、不要干扰鸟类的正常生活,文明观鸟、生态摄影,从而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