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各地动态
“鸟界大熊猫”团拜靖江
发布日期:2024-02-18 09:31 浏览次数: 字体:[ ]

2月11日,农历正月初二,靖江市马洲岛的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视频监控系统中,惊现八只国家一级保护物种——东方白鹳的身影。这是该市继2022年春节首次记录到东方白鹳以来,观测到这一“鸟界大熊猫”数量最多的一次。

监控视频显示,当天下午四点多,八只东方白鹳栖息在马洲岛靠近江滩的湿地上,休憩、觅食,相互嬉戏,悠闲的享受马洲岛的天然“团拜茶会”。东方白鹳为鹳形目鹳科的大型涉禽,身体上的羽毛主要为纯白色,嘴和两翼为黑色。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涉危物种红色名录认定的全球性濒危鸟种,也是我国2021年2月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誉为“鸟界大熊猫”。2022年春节,在靖江首次观测到东方白鹳。

东方白鹳常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因其对生存环境要求极为苛刻,被看作湿地环境质量优劣的标示,有湿地生态环境‘指示物种’之称。马洲岛湿地可以为其提供充足的食物资源,同时具备东方白鹳生存所需的栖息条件,因此越冬时节,可以吸引东方白鹳来此栖息。作为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驿站,马洲岛吸引了数万鸟类前来栖息补给。马洲岛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记录显示:春节前后,马洲岛上先后观测到成群的小天鹅、豆雁、罗纹鸭等珍稀鸟类。

近年来,靖江加大实施长江大保护,着手推进沿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倾力打造“健康长江”的靖江新样板。沿江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极大保护。据统计,目前靖江记录各种鸟类达218种,其中包括东方白鹳、黄胸鹀、黑脸琵鹭、白头鹤等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