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新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邀请,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解春霞研究员率“1+N”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技术服务志愿团赴徐州新沂等地开展古树健康诊断与保护技术指导服务活动。
新沂草桥镇房场村老沂河堤坝上,有1棵挂牌树龄600多年的古银杏,树高22 m,冠幅20 m,胸围近10 m,株型高大,但近年来生长势趋于衰弱。志愿团专家现场勘察发现,早期由于河堤加高、村庄及道路建设等原因,古银杏三边围有1.5 m高的堆土,另一边今春又新修硬化水泥路,仅在古银杏根基周围留有半径约1 m的狭小空间,冠幅以内的有效根系大部分被压于堆土下,排水通气不畅,生长空间不足,根系受损,树体存在严重的空洞腐朽、枯梢断枝,生长势整体衰弱。针对以上具体问题,志愿团专家提出了相应的抢救复壮保护技术建议:一是去除古银杏树冠以内堆土,降至原根系地表高度;二是对枝干空腐部位彻底清腐防腐、杀菌消毒,修剪枯枝、整型树冠等;三是改善生境,提高土壤通气性和肥力,促进根系活力恢复。
此外,服务志愿团还回访了位于姜堰顾高镇的古银杏,大丰万盈镇的古槐,新沂高流镇的古棠梨等5株本年度实施了抢救复壮的古树名木,前期采取的救治复壮措施针对性地解决了影响古树生长的不利条件,古树生长势均得到有效恢复,生长现状良好。建议管养单位持续进行古树健康状况监测,做好定期维护和周围环境整治等日常管养,创造适宜古树生长的有利条件,促进古树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