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州市园林绿化局(林业局)持续加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稳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栖息地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一是持之以恒,当好野生动物“守护者”。省内率先开展全域陆生野生动物资源普查,创新开展长江苏州段、环太湖、环阳澄湖等重要生态区位陆生野生动物资源专项监测,全市累计记录到动物500种,比上世纪90年代增加257种、增幅106%,种群数量稳步增长。建立运行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联席会议制度,连续两年开展两省一市交界地区清网行动,形成区域协同、部门联动的鸟类保护工作合力。广泛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普法宣教,发布《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宣传片》,累计宣传800万人次。二是开拓创新,争当栖息地保护“排头兵”。夯实制度保障,在《苏州市太湖生态岛条例》中明确全域禁猎,修正《苏州市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条例》并制定行政处罚裁量细则。构建陆生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体系,划定重要栖息地、集中分布区、候鸟迁徙通道24处,集中分布区数量全省第一。扎实推进长江沿岸造林绿化、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等工作,建成张家港湾、消夏湾生态安全缓冲区等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为鸟类营造适宜生境。三是坚守红线,做好生物安全“守门员”。构建覆盖全域的收容救护网络体系,优化设置市级救护中心2个,规范工作流程,累计收容救护陆生野生动物1938只。开展陆生野生动物栖息地评价体系研究,建立野生动物脱离栖息地处理机制,实施应急处置8次,赔付野生动物致害赔偿保险8起、1.4万余元。成立突发疫情处置专家库,建立紧急防疫物资储备库,组织13个市级以上疫源疫病监测点开展巡查监测,发挥前沿哨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