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有害生物
严密监测,持续抓实美国白蛾防控
——全省美国白蛾第三代发生趋势预测及防控意见
发布日期:2023-08-31 15:18 浏览次数: 字体:[ ]

八月以来,全省各国家级、省级中心测报点有序开展美国白蛾监测调查工作,在此监测基础数据上形成了全省美国白蛾第三代发生趋势预测,现将美国白蛾发育进度及防控意见通报如下:

一、第二代美国白蛾发生概况

发生情况:全省美国白蛾第二代发生面积为15.77万亩,同比下降27.6%,与今年第一代发生面积相比下降了39.2%,危害以轻度发生为主,疫情范围涉及连云港、徐州、盐城、宿迁、淮安、扬州、泰州、南京、镇江等9个设区市的60个县(市、区)。发生危害主要集中在徐州、连云港、盐城、宿迁等苏北片区,南京、淮安、扬州、泰州、镇江等地零星发生。8月14日-8月17日睢宁县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全样地调查显示,林间主要为第二代美国白蛾老熟幼虫化蛹、第二代美国白蛾成虫羽化混合发生,世代重叠严重,虫口密度、发生范围以及危害程度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降低,未实施飞防的林区中个别点位的虫口密度较高。

防控情况:全省第二代美国白蛾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各地累计完成防治作业面积423万亩次,其中飞防面积261万亩,各地积极组织开展生物防治共释放周氏啮小蜂等生物天敌10.92亿头。经各地积极防治,有效保障了我省生态景观,没有发生扰民及投诉举报等舆情,防治成效初显。

二、当前美国白蛾发生情况

发育情况:根据各地报送的监测信息,我省美国白蛾第二代成虫始见期为8月初,部分县区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前,成虫羽化高峰期出现在8月中旬;据诱捕量监测显示,第二代美国白蛾成虫诱捕量大部分地区较往年大幅下降,平均下降达到50%,徐州铜山区国家级中心测报点8月1日-28日监测数据显示林间虫口密度有下降趋势,7个性诱点累计诱集美国白蛾123头,比第一代成虫数量少43头,与2022年第二代的数据相比下降了58.6%。泰州市监测数量较今年越冬代、第一代显著增加,兴化市部分地区出现虫口基数反弹的情况(图1),并于8月25日监测到第三代美国白蛾幼虫。当前全省主要处于第三代美国白蛾幼虫孵化高峰期。

扩散情况:虽然第二代美国白蛾在我省危害较轻,但传播扩散风险仍较大,截至目前,南京市溧水区、高淳区、常州市武进区、金坛区,南通市如皋市、如东县、泰州市泰兴市、靖江市,镇江市京口区、镇江新区、丹阳市等11个非疫区陆续监测到美国白蛾成虫,其中南京市溧水区、高淳区、如东县为今年首次监测到第二代美国白蛾成虫。

2021-2023年兴化市美国白蛾第二代成虫监测数据对比图(截至8月24日)

三、第三代美国白蛾发生趋势预测

根据江苏省气象局发布的气象数据,近1个月以来(2023年7月21日~8月17日),我省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淮北地区偏高1℃,江淮之间偏高0.5℃,苏南地区偏高0.2℃;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淮北地区偏少22.5%,江淮之间偏少40.2%,苏南地区偏少26.2%。高温少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美国白蛾生长发育,部分地区美国白蛾幼虫出现滞育现象。目前,我省美国白蛾疫情总体可控,但由于我省物流交通发达,跨区域苗木调运频繁,极易发生林业有害生物疫情扩散事件,整体防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一)发育进度预测

据省气象局预测9月1日至9月20日平均气温全省大部分地区较常年偏高0~1℃,降水全省大部分地区较常年偏多0~2成。气温偏高加快了美国白蛾发育进度,但降水量增多对压低虫口密度有积极作用。今年第二代美国白蛾成虫始发期较常年略所提前,林间虫态发育不整齐,存在多种虫态并存现象,预计第三代幼虫危害高峰期出现在9月上旬。

(二)发生程度预测

预计我省美国白蛾第三代总体呈轻、中度危害,局部地区呈重度危害。徐州市、宿迁市、盐城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等地在飞防避让区及地面防控不力的区域将有暴发成灾风险,镇江市句容市、泰州市高港区等新疫区虽呈零星发生,但仍具扩散风险。

(三)扩散趋势预测

南京市雨花台区、高淳区、溧水区、江北新区,镇江市丹阳市,泰州市泰兴市、海陵区,南通市海安市、如皋市、如东县,苏州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区等地与省内或省外美国白蛾疫区毗邻,都为高危区。尤其今年监测到美国白蛾成虫的11个非疫区,其辖区发生美国白蛾危害可能性较大。

四、对策建议

目前我省美国白蛾危害情况较轻,但在后续防控上依然不能掉以轻心,各地要严密监测,积极防控,遏制疫情加重扩散。一是强化监测预警。各地要主动监测,全面掌握美国白蛾发生情况,国家级、省级中心测报点要对照《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工作任务评价办法》,适时发布短期生产性预报,明确最佳防治时期和重点区域,科学指导防治工作;监测到美国白蛾成虫的非疫区尤其要加大监测力度,加密巡查频次,一旦发现新疫情及时报告处置。二是强化科学防治。各地要抓住9月上旬防治窗口期,针对林间虫态多样、高峰期拉长的情况,科学使用药剂,适当增加施药频次和拉长防治周期,压低林间虫口基数。要加强对新发疫情区、城乡结合区、居民区及飞防避让区等区域防控力度,严防反弹成灾。同时,第三代美国白蛾老熟幼虫下树易向老百姓屋内爬行聚集,各地要准确掌握预判,积极主动防治,避免扰民现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