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林业专题 > 绿美村庄211提升工程 > 业务资讯
只此青绿 厚植无锡村落历史底蕴 扮靓现代颜值——无锡市绿美村庄建设工程掠影
发布日期:2023-06-14 16:14 浏览次数: 字体:[ ]

无锡市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根据《江苏省绿美村庄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大力推进绿美村庄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乡村绿化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善。

江阴市长泾镇蒲市村浦市里

宜兴市新庄街道核心村黄家圩

成立绿美村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印发《绿美村庄建设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落实目标任务,抓好规划设计,细化建设标准,创新投入机制,注重示范带动,严格考核验收,广泛宣传发动,高标准、高质量开展绿美村庄建设。

江阴市云亭街道毗山村小徐家村

宜兴市丁蜀镇洑东村长征八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坚持生态优先,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统筹兼顾绿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坚持规划引领,合理布局,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坚持节约优先,因地制宜,把握树种不同生物学、生态学特性,适地适树、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积极构建乡村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

锡山区鹅湖镇夏家塘圩厍村

滨湖区荣巷街道龙山社区东大池

立足地方实际开展绿美村庄建设,做到绿化、美化、文化“三化”结合,绿地、林地、湿地“三地”同建,经济、生态、景观效益“三效”兼顾,自然美、林草美、田园美“三美”叠加,切实增强乡村居民的获得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滨湖区胡埭镇富安村张野村

江阴市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乔木为主、全民参与、美化环境”的原则,以增加绿量为重点,有序地推进围村林营造、公共绿地、河岸绿化美化、村庄绿道、休憩公园等建设,积极打造以点带面、错落有序、亲切宜人的村庄绿色空间。

江阴市南闸街道观西陶湾村

宜兴市立足山水绕环、茂林修竹、茶园绿洲等自然资源禀赋,编制印发《宜兴市绿美村庄建设工程考核细则》,细化村庄绿化建设内容、考核标准等。切实加强村庄古树名木保护,周铁镇周铁村城隍庙古银杏树,相传为孙权母亲吴国太亲手所栽,入选“江苏十大最美银杏”。

宜兴市湖㳇镇张阳村白马村

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横塘

锡山区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增强乡村绿化多样性,体现乡村特色。以自然村主干道路、房前屋后及公共区域种植大量绿化,进村道路及村内道路进行绿化提升,在房前屋后新增花坛、景观带,大力开展河道整治及配套绿化工程建设,水网绿化基本全覆盖。

锡山区安镇谈村

 惠山区围绕“打造特色要因地制宜、田园风貌要有现代气息”的要求,挖掘传承乡村文化,以最自然、最合理的绿化建设提升乡村环境,保留乡愁记忆。

惠山区阳山镇桃源村前寺舍

 滨湖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心编制规划,以环村林带、河路林网、公共绿地及家前屋后、庭院绿化为重点,以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提升村庄美化水平、强化生态景观功能为目标,加快构建景观丰富、生态优美的村庄绿化格局。

滨湖区胡埭镇富安村张野村 

新吴区充分发掘村庄绿化潜力,以“党建+”为抓手开展绿美村庄建设,突出“四美”,即自然美,水清树绿显靓景;环境美,面貌“蝶变”展新颜;产业美,点绿成金富村民;人文美,文明乡风润心田,一幅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尽收眼底。

新吴区鸿山街道大坊桥村寒儒桥组

 碧水蓝天、干净整洁、美丽宜居、温暖惬意,是百姓现居的美好家园。一草一木、青石板桥、黑瓦白墙、烟火寻常等等,是绿美村庄展现的现代风貌。目前无锡市累计建设821个绿美村庄,国家森林乡村35个,林木覆盖率达到27.89%,村庄绿化覆盖率30%以上。

锡山区东港镇东升村

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桃源村前寺舍

只此青绿,守正笃实;

任重道远,久久为功。

下一步,无锡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村庄绿化建设,进一步厚植江南村落的历史底蕴、扮靓现代颜值,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描绘绿美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