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内要闻
食品安全宣传周 | 省林业局开展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专题科技服务
发布日期:2023-11-28 17:09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宣传普及食用林产品安全生产知识,促进食用林产品科学种植,保障我省食用林产品生产安全,11月24日,省林业局组织“蓝莓黑莓高效栽培与加工利用技术服务志愿团”,邀请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有关专家以及国家林草乡土专家以及南京市绿化园林局、溧水区林业局科技产业工作相关负责同志赴溧水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林业科技服务活动。

现场指导,为林农提供“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的技术服务

在当地的蓝莓专业合作社,相关专家向合作社负责人了解了蓝莓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情况、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种类和剂量,耐心解答林农提出的疑难问题,详细讲解蓝莓生产中提质增效、绿色生产等方面的技术要点,发放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技术资料。

面对面座谈,为林农介绍“能理解、好掌握、易操作”的种植经验

座谈会上,专家团围绕“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主题,了解当地生产的基本情况和果农生产中的技术难点,重点介绍了2023年蓝莓质量安全监测相关的情况。专家团共同建议,生产单位务必强化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以绿色生产提升林产品供给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一是助推农药减量化。准确了解和掌握蓝莓防治病虫草害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有效成分是低毒高效的农药,使用绿色防控技术。二是规范农药使用。严格按照指导说明使用,不超量、不超范围用药,坚决杜绝使用禁用农药,避免同功能农药重复使用导致过量。建立农药使用记录台帐,如实做好记录,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规定,果实采收期禁止用药。三是加强管护,重在预防。针对蓝莓的各种病虫害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11月下旬适宜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虫枝,消灭越冬的病虫。重点做好芽期、花期的管护预防,可使用悬挂黄板、驱虫灯等方式诱杀飞虫。四是优选品种,优化种植模式。不宜盲目引进新品种,优先推荐在本省经过试验、性状稳定、品类纯正的优良品种。由于各地气候条件差异较大,有些外省的品种在本地并不适宜,生长状况不佳,形成“多施药才能长”的误解,造成农药不当的使用。有条件的种植户可以推广设施栽培,提高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会上,还调研了蓝莓等食用林产品标准实施情况。

当地林业部门表示,将进一步落实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监督生产者履行主体责任,增强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加强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合作,支持龙头企业增强对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提升带动,开展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宣贯活动,促进科学种植,守护食用林产品质量。省林业局将持续开展“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主题科技服务和标准宣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