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各地动态
推进盐碱地造林工程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发布日期:2023-11-23 09:05 浏览次数: 字体:[ ]

植树造林是实现增绿减碳的有效途径之一。今年以来,盐城顺应严格耕地保护新形势新要求,主动应变,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挖掘沿海地区造林潜力,科学谋划、多措并举建设盐碱地造林工程,助力盐城打造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践样板。经核查,今年全市共完成盐碱地造林4335亩,其中新增1321亩,分别占全年新造林面积的29.5%和24.5%。

一是深度挖潜,合理编制盐碱地造林方案。为确保圆满完成任务,组织沿海各县(市、区)开展盐碱地综合调查,深入挖掘盐碱地造林空间,科学编制盐碱地造林方案,全面落实建设主体和资金保障,因地制宜进行造林规划设计等工作。东台市高位推动,以林长交办形式,落实盐碱地造林地块。

二是多措并举,科学开展盐碱地营林。一方面在土壤改良上下功夫,通过堆土抬田、疏通水系,形成较高地势,加快淋盐爽碱,确保盐分顺利排出地块;部分碱性较重地块合理施加有机肥,改变土壤团粒结构,中和碱性,加速土壤熟化疏松。另一方面从造林技术和树种选择上做文章,多选用中山杉、薄壳山核桃、刺槐、乌桕等耐盐碱的适生小苗,通过设置隔盐层、栽植容器苗等方式来提高成活率。

三是主动合作,切实强化科学技术支撑。深化与省林科院、省植物所等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开展盐碱地造林试验,努力设立盐碱地造林基因库、繁育场和实验站。东台总结多年沿海造林经验,编制《沿海盐碱地生态防护林建设技术规程》,成功申报盐城市地方标准,为今后进一步规范开展盐碱地造林提供技术指导。

四是注重引导,用足用好资金扶持政策。积极向省林业局申请沿海造林资金补助,东台、响水以沿海地区营造林示范项目形式共申请到省级财政资金340万元。同时将市级林业专项资金向盐碱地造林倾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鼓励沿海地区进一步加大盐碱地造林力度。

五是强化示范,废弃盐碱地矿坑变碳中和林基地。为践行全球滨海论坛“绿色低碳发展,共享生态滨海”的办会理念,市委市政府提前部署,于2023年3月14日在亭湖区黄尖镇新闸村的盐碱地块开展市四套班子领导义务植树。该地块为新闸村窑厂的废弃取土坑,盐碱较重,经过水系改造、土壤改良后,以耐盐碱性能较好的薄壳山核桃作为主栽品种,新建了50亩碳中和林。经专业碳汇机构论证后,其所产生的碳汇量用于抵消滨海论坛会议产生的碳排放,是盐城引领“零碳”新风尚,探索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生动实践,也是生态修复的一个重要创新,对于促进城市绿色转型、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