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视频报道
“江苏‘科技兴林’云课堂”开讲啦!听专家说薄壳山核桃标准园建设与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
发布日期:2023-11-15 09:17 浏览次数: 字体:[ ]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畅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江苏省林业局依托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联合省内科研院所、推广机构等单位,打造“江苏‘科技兴林’云课堂”栏目,邀请项目执行专家聚焦生产一线需求,以视频形式讲授林草实用技术、传播林草科技知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准确性、实用性、便捷性相融合”的新型推广模式,有效补充基层林业技术服务力量,为林业生态建设、资源保护和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支撑。

点击播放视频

视频介绍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 (Wangehn.) K. Koch]是一种原产于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优良坚果树种,又名美国山核桃、长山核桃、长寿果、碧根果。为胡桃科(Juglandaceae)山核桃属(Carya)植物。是一种高大乔木,集果用、油用、药用、材用、园林绿化为一体,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在我国引种已经120多年,目前在长江、淮河流域以及云南等20多个省份和地区都有大量推广种植,因其坚果中油脂含量高达72%,且92%以上为不饱和脂肪酸,是油脂含量最高的木本有油料树种,自2010年来,我国的苏皖两省已经薄壳山核桃作为珍贵的木本油料作物而规模化推广。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不断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标准化生产是保障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抓手。本视频介绍了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情况以及我国引种概况,重点从标准化生产角度,介绍“园地选择和整地、苗木质量标准化、品种标准化、栽植标准化、栽培管理标准化、采收和后处理标准化”等标准示范园建设的6个方面,以保证薄壳山核桃的科学种植,保障薄壳山核桃坚果食品的安全供给。

依托项目: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 薄壳山核桃高接换优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苏[2022]TG11)

项目承担单位: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项目主持人:宣继萍

主讲人介绍

宣继萍,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为江苏省薄壳山核桃种质创新与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于2011年入选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主要从事果树学现代栽培技术、遗传育种研究以及暖季型草坪草种质资源搜集、评价及利用。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参与完成国家审定品种2个,江苏省林木良种认定品种3个,出版专著3本。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4项,制定江苏省地方标准3个。 她带领薄壳山核桃研究团队紧密结合产业实际需求开展科研攻关,其中“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选育及高效繁育技术集成与应用”于2020年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地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并于2021年获得江苏省人力与资源保障厅‘集体记大功’表彰,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植物园2020年报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