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9日,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特聘专家李琰率专家组来常熟开展国际湿地城市复评考察。江苏省林业局、苏州市园林绿化局有关领导,常熟市委书记周勤第,常熟市市长秦猛,常熟市副市长史纲等陪同考察。
“国际湿地城市”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生态成就。2018年10月,在《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上,常熟成功获评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成为获此殊荣的唯一县级市。按照《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提名办法》,国家林草局每六年对各湿地城市开展续期审核。
复评考察组先后来到洪洞水质净化厂尾水湿地 、尚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枫泾河、琴湖公园、湖强大闸蟹养殖基地、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南湖省级湿地公园及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等点位,对常熟尾水湿地及水生态景观建设、湿地生态修复、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共荣、湿地合理利用、湿地科学研究等情况开展实地考察,并在常熟国际湿地城市续期审核评估汇报会上,听取常熟湿地保护工作汇报。
常熟湿地总面积28189.16公顷,占国土面积22.09%,拥有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湿地保护形式,湿地保护率达53.67%。自获得首批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后,常熟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湿地保护修复、湿地科研监测、湿地科普宣教、湿地合理利用等各项工作上持续发力,积极打造湿地保护管理及生态建设工作的县域样板,先后获评第三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2021年,南湖湿地获评江苏省首届“最美生态修复案例”;2022年,“长江重要湿地巡护”获得第二届江苏“绿篱笆环境奖”;城西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先后荣获“2022年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二零二三年度江苏省海绵城市优秀工程项目三等奖”;“江苏常熟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创新模式”摘得“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自然守护类别唯一年度大奖。
与此同时,常熟积极履行《湿地公约》义务,开展湿地国际交流合作——每年与韩国昌宁郡开展国际湿地城市环境教育交流、湿地保护经验连续五年分享给“一带一路”国家湿地保护管理研修班学员。此外,基于乡村湿地建设经验,积极助力《湿地公约》第十三、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小微湿地保护和管理》《加强小微湿地保护和管理》决议顺利通过。
复评考察组对常熟以机制创新为基础、技术创新为核心、湿地资源合理利用为保障的城市发展和湿地保护共生共荣的湿地管护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常熟自然资源禀赋优越、湿地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下一步,常熟市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充分应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深入建设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湿地之城,续写国际湿地城市升级版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