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市全面落实林长制,建立健全三级林长体系,压实林长责任、解决难点问题,构建镇级林长办、解决断点问题,强化林长制考核、提高运行成效,促进林业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扬中市建立了市、镇(街、区)、村(社区)三级林长制体系,其中市级林长16名,镇级林长106名,村级林长176名。一是压实林长责任,解决难点问题。市级林长多次召开镇级林长会议,针对纯平原地区“树往哪里栽”的问题,研究制定《扬中市沿江退企还绿方案设计》,计划今、明两年对沿江非法企业、码头、液化气站和废弃养殖场等11个节点1378亩建设用地完成拆违、复土、还绿,营造三季有彩、四季有绿的长江生态廊道。针对如何提高自然湿地保护率的问题,研究制定《扬中市东江湿地保护小区行动计划》,计划在未来3至5年内建设4500公顷东江湿地保护片区。二是构建镇级林长办,解决断点问题。市县级国土、规划、林业机构合并后,镇级林业职能从镇级农业服务中心分离,导致林业工作一度出现断点。借林长制工作合力,扬中市明确各镇自然资源中心所承担镇级林业工作站和林长办的职能,负责林业宣传培训、造林绿化、资源管理、有害生物防治、执法检查等工作,村土管员和护林员承担村级林业工作。三是强化林长制考核,提高运行成效。每季度,市、镇两级林长办对85个村(社区)绿化工作进行打分,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充分发挥目标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村级造林、管护积极性明显提高。目前,全市村级“一长两员”308人对全市2.6万亩林地实行网格化管理,林相整齐的绿化和扮靓农村的“口袋公园”随处可见,林木采伐监管、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加大,林地征占用依法办理意识明显增强,林业保护发展责任得到有效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