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造林绿化
绿色淮安 花开四季
发布日期:2017-05-22 11:11 浏览次数: 字体:[ ]

  去冬今春以来,淮安市大力发展银杏、栾树、榉树、薄壳山核桃等珍贵树种,真正实现“蓄宝于林、藏富于林”,为林业发展积蓄后劲。截至4月底,全市成片林已栽植2.2万亩,完成省目标任务的110%;启动实施绿化示范村46个,其中“三化”示范村25个;新建和完善林网8.2万亩,完成四旁植树340万株,其中“三化”树种190万株。
  吹响林业春季会战号角
  今年1月,淮安市政府出台《淮安市优化树种结构提升城乡绿化水平的实施方案》,在全市开展“个十百千”示范基地建设行动,即培育1个珍贵用材树种示范县、10个示范片、100个示范村和1000个示范单位。
  市农委委托江苏省林科院编制《淮安市树种结构调整与珍贵树种培育(2017-2025)规划》,编印《淮安市城乡绿化珍贵彩色乡土树种栽培技术手册》。从2月下旬开始,淮安市开展“绿化造林百日会战行动”,确保全市新增造林面积2万亩以上、植树400万株以上、培育珍贵用材树种1万亩以上。
  市领导率先垂范,带动广大市民、社会团体积极参与义务植树。市四套班子领导和市直机关干部100余人到淮安工业园区婚庆文化风情小镇主入口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种植乌桕、国槐、女贞、广玉兰等苗木300多株。市农委、市妇联组织市直机关及各巾帼文明岗的各界妇女50余人,在涟水县保滩镇“润安鲜”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开展“同植巾帼林共享一片绿”植树活动。
  城乡绿化瞄准“三化”目标
  今年,淮安市全市确定87个城乡绿化重点工程项目,各地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新上一批投资规模大、绿化质量高、景观效果好的重点工程项目,累计投入绿化“三化”方面资金超过10亿元。
  入春以来,有计划地对产生杨絮扰民的杨树进行改造,并实施乡土树种和珍贵用材树种来更新补植,以实现绿化造林的“色彩化、珍贵化、效益化”目标。“我们通过采用省市推荐的适宜本地的用材树种和乡土树种造林,形成多林种、多树种、多色彩、多层次的林相结构,达到美化、彩化的森林景观效果,”市农委工作人员介绍。
  盱眙县旧铺镇朱雀湖周边绿化造林达1500亩,新植银杏、香樟、玉兰、金桂、紫薇、樱花等乔、灌花木和地被花卉2025万株。白马湖森林公园实施3.5公里樱花水岸项目和白马湖湿地公园宣教展示区等重点项目,绿化质量、苗木规格、建设标准高。洪泽区蒋坝镇快活岭湿地花田项目,结合杨树结构调整,在头河村境内洪泽湖大堤沿线栽植乌桕、榔榆、朴树、银杏、水杉等“三化”树种5000多株,林下乔、灌、花、草合理配置,打造“醉美三公里”。
  发展高效林业助农民致富
  在盱眙天泉湖镇凡岗村,一片占地150亩的意杨林已被新栽植的500株樱桃树代替。“目前的品种有美早、黄蜜、红灯、先锋、拉宾斯等,预计5年以后产生效益,每亩净利润2万元左右,”天泉湖镇樱桃园项目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前期项目试验成功后,公司将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向周边农户提供种苗和种植技术,带动农户共同致富,在未来十年内,打造成江苏省最大的樱桃种植基地。
  按照全省国土绿化“三化”要求,在盱眙县仇集镇种畜场薄壳山核桃种植基地,630亩美国薄壳山核桃林地蔚为壮观,去年已经成功挂果。由于美国薄壳山核桃要5年后才有效益,该基地积极探索林下中草药种植、林下家禽养殖,实现“以近养远”模式增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