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及时掌握美国白蛾、杨舟蛾类食叶害虫越冬后的虫情,全省各地按照《关于切实做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越冬代基数调查的通知》要求,高度重视,积极开展越冬代基数的调查工作。现将调查数据汇总分析如下:
越冬代调查结果。针对杨舟蛾类食叶害虫,各地共调查样地858个,代表性样株7493株,平均有蛹株率和每株有蛹头数分别为13.3%和3.3头,蛹的存活率为72.7%,这三项数据同比均有上升;针对美国白蛾,共调查越冬样地625个,样株9062株,平均有蛹株率和每株有蛹头数分别为8.2%和4.3头,同比均基本持平,蛹的存活率为87.1%,同比上升了20.6%。
结果分析。一是参照杨舟蛾越冬蛹发生危害等级划分,全省杨舟蛾总体轻度发生,但如皋市、启东市等地区每株蛹头数大于7,为重度发生,杨舟蛾类最高达到22头/株,美国白蛾最高达75头/株,极具暴发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二是自2013年我省杨舟蛾类食叶害虫大暴发以来,杨舟蛾类种群密度由急剧下降到缓慢上升,结合目前越冬基数调查结果来看,预计全省杨舟蛾类发生危害有加重趋势,虽全省平均越冬虫口基数同比上升不明显,但部分市越冬基数及存活率上升仍比较明显,如南通的如皋市、启东市、海门市、通州市等地较往年明显偏高,今年杨舟蛾严重发生机率较大。三是近几年来,美国白蛾疫情在我省苏中、苏南地区扩散蔓延,全省美国白蛾疫情面积逐年增加,经各地大力防治,疫情扩散速度和危害程度得到有效控制,越冬蛹基数起伏不大,今年有蛹株率和每株有蛹头数虽与往年基本持平,但存活率有所上升。四是从各地调查数据来看,淮安市淮安区、宿迁市宿城区、镇江市丹徒区、丹阳市等地杨舟蛾类越冬虫口基数远高于其他地区,连云港市海州区、淮安市淮安区、宿迁市宿城区等地美国白蛾越冬虫口基数及成活率均远高于其他地区,有的甚至高出全省平均数数倍,达到重度发生标准,各地应高度重视、严密监控、科学研判。
加强监测调查,强化预防应对。据省气象中心预计,今年3-5月平均气温淮北地区14-15℃,江淮之间14-15℃,苏南地区15-16℃,全省一致偏高0-1℃,积温偏高,有利于越冬代成虫羽化提前,同时美国白蛾、杨舟蛾类食叶害虫在极端气候条件、林分情况、防治措施等多种因素作用下极易加速繁殖,发生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重,并在部分虫口基数较高地区形成灾害。2017年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启动监测设备,加强监测调查,及时向林农、社会发布生产性预报预警信息;做好防治器械的保养和药剂药械等防治物资的储备,有效开展灾害预防和防治工作,积极应对食叶害虫局部暴发成灾,坚决遏制美国白蛾疫情扩散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