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以来,江苏省林业局组织开展了全省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委托南京师范大学和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利用红外触发自动相机在宜溧山区进行了动物调查和监测。近日,调查队伍在多个相机监测点上拍摄到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和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鹇的照片和视频。经组织专家现场查勘、照片和视频鉴定,认定发现的这两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为江苏省野生鸟类的新记录。
白颈长尾雉是我国特有种,种群数量稀少,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等地。白鹇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国外分布于缅甸东部、泰国北部与中部及中南半岛。此次在江苏发现了这两种珍稀鸟类的新分布,不仅增加了我省野生鸟类的新记录,还将这两个物种分布区的最北缘向北进行了推移,对研究其物种分布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200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推进绿色江苏建设决定以来,全省生态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林木覆盖率以年均高于0.8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至22.8%,自然湿地保护率达43.8%,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达22个。同时,还实施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衍和迁徙环境。此次普查,在宜溧山区除了发现白颈长尾雉和白鹇外,还拍摄到许多小麂、野猪、赤腹松鼠、猪獾、鼬獾、黄鼬等野生动物照片。
下一步,我省将在合适的生境增加红外触发自动相机的布设数量、扩大布设范围,摸清白颈长尾雉和白鹇的具体种群数量和分布。并采取划定自然保护小区、保护和恢复野生动物栖息地生境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这两种珍稀濒危鸟类的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