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Nickle)寄生在松树体内所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危害黑松、马尾松、黄松、赤松、海岸松和黄山松等松属植物。室内接种实验表明,还能危害华山松、油松、红松和樟子松等。目前该病在我国的江苏、安徽、广东、浙江、山东、湖北、台湾省及香港地区发生。在国外分布于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欧洲的希腊和葡萄牙。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媒是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在我国分布极广。
1监测范围
1.1松材线虫病适生范围
根据松材线虫病的生物学特性、寄主和媒介昆虫分布,其适生范围约在北纬40°以南和东经100°以东广大地区,主要指辽宁大连、庄河、山海关、北京一线以南,太行山、秦岭、岷山、邛崃山和横断山脉以东,还包括西藏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察隅地区。
1.2松材线虫病监测范围现考虑到我国松材线虫病实际发生状况,其监测区域约与年平均气温12℃等温线相一致。即山东威海、烟台(长岛)、天津、河北保定、石家庄、武安,山西晋城、临汾、运城,陕西汉中,甘肃武都,四川九寨沟、成都、雅安、西昌和云南的德钦、腾冲一线以南和以东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山东、河南、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海南、台湾、上海、重庆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河北南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白水江流域、四川东部、贵州东部和云南大部分地区。
2一般监测区疫情的监测调查
2.1监测范围主要指目前尚未发现或发生松材线虫病的行政区域。
2.2监测重点对交通沿线、厂矿、木材制品生产企业、建筑工地、电视发射台和从国外或疫区购买设备的单位周围等人为活动和物流频繁地区的松林枯死情况,以及松木及其制品携带线虫和松墨天牛情况。要求全面监测,不留死角。
2.3监测方法于每年的春季(4-5月)或秋季(9-10月)对本行政区域的松林进行一次普查(踏查),若发现病死松树要及时做好取样、分离、鉴定工作,并将结果填入表1、2、3。发现可疑情况,当地不能确定原因的,可将标本送到中国林科院森保所或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鉴定。
2.4监测结果和处理在每次监测调查后,都要做好记录。一经发现并确认为松材线虫病新发疫点的,要以省(区、市)为单位上报国家林业局和省(区、市)政府,要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封锁、控制和彻底清除之,并调查和追索传播源头。
3重点监测区疫情的监测调查
3.1监测范围主要指目前已发生松材线虫病的省(区、市)和其辖区内尚未发现该病的地(市)、县行政区域。每年要实行春秋两季的疫情监测和调查工作。
3.2监测重点对辖区内松林进行全面的、经常性的监测工作,一旦发现新的疫情、疫点,要求立即进行全面调查,确定疫区面积的周边分布界限;必要时应在疫区外围设立固定或流动监测点,于6、7、8、9、11、12、1月各查报一次。
3.3监测方法于每年春季(4-5月)和秋季(9-10月)两次对辖区内松林进行调查,若发现病死松树要及时做好取样、分离、鉴定工作,并将结果填入表1、2、3。
3.4监测结果和处理在每次监测调查后,都要做好记录。一经发现新的疫情和疫点,要及时以省(区、市)为单位上报国家林业局和省(区、市)政府。
3.5重点保护区监测在疫情发生省(区、市)内的大面积松林、著名旅游景点和历史名胜,如黄山、九华山、泰山、太湖、西湖、千岛湖、武夷山、张家界、庐山、普陀山和三峡库区等周围地区,进行常年定点监测,要求监测率达到100%,并要求尽快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
4调查方法
每年9?10月,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松林进行全面普查,翌年4-5月进行重点抽查。一般的调查方法分踏查和详查两种。
4.1踏查随带森林资源小班分布图、记载表格、望远镜、采样工具等沿着适当的路线,全面仔细调查有无松树枯死,填写表1。
4.2详查在踏查中,发现有松树枯死的地方,应以林业小班为单位做进一步详查,要求查明分布地点、枯死株数、蓄积、立地环境条件、松褐天牛分布危害情况、在图上标出小班所在位置,同时采好枯死木样品带回室内检验。并将结果填入表1、2、3。
5采样、分离、镜检
5.1采样要求、样品分离与鉴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标准(LY/T1123-93)《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5.1.1非疫区及重点保护区主要采用目测的方法查找可疑情况,发现病死株,全部采样。
5.1.2疫情发生区以林业作业小班为采样单位,松林小班面积小于100亩的,采集样品不少于3个;小班面积100-250亩,采集样品3-5个;小班面积大于250亩,采集样品5-10个。每个样品采集100克左右。
5.1.3疫情发生区边缘在每个发生病死树的林班内,对可疑病树取样。10株以内全部取样,10株以上的,根据其分布情况,先抽取10株,再抽取可疑病树总数的1%-5%。
5.2采样部位要按照不同时期,选取症状明显枯死不久的病树,在树干的中、上、下部,用斧子、柴刀或木钻(钻头直径1-1.5公分)深入干材1公分内的木质部采集样品。必要时重复采样。
5.3媒介昆虫在天牛羽化期内,可将采集到的松墨天牛成虫作为分离样品。
5.4标签样品标签必须用铅笔填写清楚(包括采集地点、寄主、时间、采集人),与样品一起放入塑料袋内,用橡皮筋扎紧。样品要及时分离镜检,暂不能分离的应放在冰箱内或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5.5分离镜检常用贝尔曼漏斗法分离线虫。在常温下,经24小时浸泡分离,在解剖镜下分离挑取线虫,制成临时玻片,移至显微镜下进行镜检记录(见表3)。分离时室温不要低于10℃。冬末初春气温较低时,可视分离时室温高低,将分离用水的温度调至20℃-40℃,可加速线虫分离。每次分离完毕,分离器具要用沸水消毒。
5.6镜检结果的鉴定在发病区,由富有实际经验的同志进行鉴定;对非病区和重点保护区所采的样品,以专家的鉴定为准。
6疫情监测的汇总每年疫情调查工作结束后,填写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汇总表(表4),并及时上报。
表1、松材线虫病疫情调查表
乡镇名称: 乡镇代码:
村名称: 村代码:
小班号: 地点描述:
林班面积(亩): 主要树种: 林木组成:
每亩株数: 树龄(年): 胸径(cm):
树高(m): 蓄积量:
坡向(阴、阳、平): 郁闭度(0-1.0): 植被种类:
调查株数:
感病株数: 感病率(%): 感病面积(亩):
枯死株数: 枯死率(%): 枯死面积(亩):
枯死原因初步分析:
采集样本号:
送检结果:
调查人: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填写说明:
乡镇代码:01-99,以县为单位统一编码,编后保持不变。
村代码:01-99,以乡为单位统一编码,编后保持不变。
表2、松褐天牛标准地调查表
乡镇名称: 乡镇代码:
村名称: 村代码:
小班号: 地点描述:
林班面积(亩): 主要树种: 林木组成:
每亩株数: 树龄(年): 胸径(cm):
树高(m): 蓄积量:
坡向(阴、阳、平): 郁闭度(0-1.0): 植被种类:
调查株数: 被害株数: 虫株率(%):虫口密度:
标准虫株剖析: 幼虫数(条): 蛹(个): 成虫(只):
采集样本号:
送检结果:
调查人: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表3、松材线虫分离镜检记录表
乡镇名称: 乡镇代码:
村名称: 村代码:
标准地号: 林班面积(亩):
样本号:
分离当日温度: 有无松材线虫(有、无):
备注:
送检人:送检日期:
镜检人:镜检日期:
调查人: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表4、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调查汇总表
年份:汇总级别(县、乡、村):汇总单位:
地点 |
林分 面积 (亩) |
实际调查 |
枯死株数 |
枯死 面积 (亩) |
感病面积(亩) |
松褐天牛 发生面(亩) |
采集样本数 |
有松材线虫数 | |||||||
林分 面积 (亩) |
标准 地数 (块) |
计 |
轻 |
中 |
重 |
计 |
轻 |
中 |
重 | ||||||
汇总人: 时间:年月日
注:在已发生区,松材线虫感病株率1%以下为轻,1%-5%为中,5%以上为重;松褐天牛有虫株率5%以下为轻,5%-10%为中,10%以上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