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 述
2010年度全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141万亩,同比上升12.8%,属于偏重发生年份。其中,林木病害发生19.4万亩,虫害发生121.6万亩。监测覆盖率92%,成灾率1.2%。防治率85.6%,无公害防治率86.7%。经综合分析,预测2011年度全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约150万亩,将与2010年度基本持平。松材线虫病将继续缓慢下降,杨树食叶害虫趋稳,其它病虫害仍将保持平稳。
二、2010年全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一)主要种类发生特点
2010年我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和死树数量呈现双下降;杨树食叶害虫总体发生严重;杨树枝干害虫局部地区偏重;丘陵山区竹类害虫和有害植物呈加重发生趋势。
(二)分类发生情况
1. 松材线虫病
2010年我省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19.4万亩,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6%;病死松树29.2万株,同比下降了9.9%,实现了“双下降”目标。但局部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宁镇地区松材线虫病发生时间相对较长,疫病危害程度趋缓,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逐年下降,而疫情发生相对较晚的宜溧山区,松林面积大,寄主丰富,山势陡峭,防治困难,虽经艰苦防治,疫情有所稳定,但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2.杨树病害
我省2010年春杨树溃疡病、锈病等病害在局部地区的杨树苗中零星发生,危害程度较轻,但偶有大树死亡现象,宜引起重视。
3.杨树食叶害虫
2010年全省杨树食叶害虫5代累计发生157万亩次(发生合计93万亩),比去年增加104%,总体发生严重,是近10年来发生面积最大、危害程度最重的一年。全省杨树食叶害虫1-2代基本平稳,第三代全省发生面积40万亩左右,主要发生在京沪高速淮安市楚州区段,宁淮高速淮安段,连徐高速连云港市东海段,多为轻度危害,局部地段有吃花现象。第四代发生加重,发生面积陡增至60万亩,其中,害虫吃花、吃光杨树叶片的中度、重度发生面积20万亩。主要发生危害地在苏北各市,以宿迁市受害尤为严重。特别是京沪高速、连徐、宁徐高速等高等级道路两侧的绿色通道部分不少地段杨树叶片被吃光,至第五代,全省发生危害程度明显缓解。
4.杨树枝干害虫
2010年我省草履蚧发生12.3万亩,比去年有所增加,连云港地区增幅较大。危害程度较去年轻,只在沭阳县、邳州市等局部地区危害较重。主要原因是防治工作部署早、防治早,效果好。元旦甫过,江苏省林业局即下发《关于做好冬春季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通知》(苏林业〔2010〕2号)部署草履蚧等早春害虫防治工作。桑天牛等杨树蛀干害虫发生9.9万亩,比去年略有上升,总体上危害程度轻,在苏北部分农场的北方品系杨树及74杨上发生较重。
5.其它虫害
以竹蝗为主的竹类害虫在在我省宁镇丘陵地区和宜溧山区发生2万余亩,局部危害较重,呈加重发生态势。苏南地区的樟巢螟、徐州地区的侧柏毒蛾等虫害稳中有降,危害程度偏轻。三泰地区的银杏虫害发生呈上升趋势。发生面积达3万亩,比去年增加近一倍。主要原因是近年来银杏叶果价格持续低迷,果农不愿投入成本进行管理,银杏超小卷叶蛾越冬基数逐年增长,发生面积增大,危害程度加重。
6.有害植物
以野葛藤、野何首乌为主的有害植物在苏南丘陵山区发生普遍,危害日趋严重。
三、发生原因分析
(一)松材线虫病
今年我省夏秋季高温干旱天气持续时间偏长,局部区域枯死松树较多,但由于各级领导的进一步重视,特别是2009年4月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会议召开后,各地抓紧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了松材线虫病疫情除治力度,病死树清理和病枝梢的处理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多年来的松材线虫病治理效果逐步显现,松林中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松林健康状况有所改善。
(二)杨树食叶害虫
此类害虫暴发性强,受天气影响大。2010年全省春季气温低,入夏时间比往年晚近两个星期,杨树食叶害虫发育期推迟,世代重叠加重,第一代、第二代发生危害时间推迟十天左右,没有成灾,第三代、第四代推迟三天到一个星期左右,第三代局部成灾、第四代较大范围暴发。夏季梅雨偏少,七、八月持续高温干旱,平均气温比常年高出1℃~2℃,多数地方持续干旱,高温、干旱气候利于食叶害虫繁衍增殖,加重虫害发生。针对今年我省春季持续低温,入夏迟,夏秋高温干旱,食叶害虫危害重的新情况,我们及时发布预报,及时部署防控工作,要求各地要加强监测,严防7、8月中下旬第三、四代杨舟蛾局部暴发成灾,做好药剂药械储备等应急准备工作。全省各地积极组织防治,成效明显,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杨树食叶虫害防治工作。7月,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防治处领导来到我省南京、连云港、徐州等市调研检查杨树食叶害虫防治工作,对我省徐州等市的做法及防治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三)杨树病害和枝干害虫
杨树病害主要发生在新造林地及苗圃,苗木质量是影响病害发生的关键因素,加强苗木和新造林管护,将有效地抑制杨树病害的发生,近年来各地都狠抓了造林质量管理,病害危害程度轻。草履蚧越冬虫口基数受冬季雪水丰富度影响大,雪水丰富,虫口基数将会较高,但该虫害比较容易控制,只要及时采取阻隔防治,效果就能保证。
(四)丘陵山区竹类害虫和有害植物
近年来,我省丘陵山区竹类害虫和有害植物呈加重发生趋势,应引起高度关注。竹类害虫种类较多,包括竹蝗、竹螟、竹舟蛾、竹节虫等,常常混合发生。竹林纯度高,连片面积较大,虫害易于发生而难于防治。野葛藤、野何首乌等有害植物发生日趋严重,目前,各地正在积极研究探索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但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年初预测评估
根据各地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及气候预测结果,结合我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规律,经综合分析,我们年初预测2010年度全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约130万亩,松材线虫病21万亩,杨树食叶害虫80万亩,杨树枝干害虫20万亩,其它病虫害的发生趋于平稳,预报准确率分别达91.5%、92.4%、83.7%、89%,对全省全年度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进行了很好地预报。
五、2011年度全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报
(一)总体发生趋势预报
根据近期全省各地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及气候预测结果,结合我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规律,经综合分析,预测2011年度全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约150万亩,将与2010年度基本持平。松材线虫病将继续缓慢下降,杨树食叶害虫趋稳,其它病虫害仍将保持平稳。
(二)分主要种类预测发生危害情况
1.松材线虫病
2010年全省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19.4万亩。预计2011年度发生面积将在19万亩左右,病死树数量将维持在26万株左右。宁镇等老疫区病死树数量将进一步下降;如夏秋之时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则宜溧山区的松树死亡数量仍有增加可能。
2.杨树病害
2010年春局部零星发生,加强营林措施,将有效地抑制该病害的发生。预计今冬明春持续干旱地区的杨树中幼林特别是新造林杨树病害发生的机率较大,其他地区杨树病害的发生与危害不会加重。
3.杨树食叶害虫
2010年度累计发生157万亩次,比去年上升104%。预计2011年杨树食叶害虫累计发生面积仍将达到150万亩次,净发生面积仍将在100万亩以内。发生与危害区域主要分布于“绿色通道”两侧和沿江、沿湖、沿海等生态环境薄弱地区的中幼龄杨树成片林。如6月下旬至7月上旬降雨量大,将有利于抑制杨树食叶害虫的发生危害。
4.杨树枝干害虫
草履蚧、桑天牛2010年发生22万亩,比往年略有增加。预计2011年杨树枝干害虫发生与危害保持平稳。今冬明春雨雪丰沛、土层湿度高的地区,草履蚧危害仍可能较重。
5.竹子害虫
包括竹蝗、竹螟、竹舟蛾、竹节虫等。2010年竹子害虫在宜溧和宁镇的局部地区发生危害较重。预计2011年竹子害虫在宜溧和宁镇地区的危害仍将较重,发生面积2万亩左右。
6.其它虫害
总体平稳。徐州地区的侧柏毒蛾;连云港地区的日本龟蜡蚧、板栗栗链蚧;苏南地区的樟巢螟发生与危害仍将保持平稳;三泰地区的银杏超小卷叶蛾仍可能加重发生。
六、预测依据
根据上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基数和越冬前调查数据,结合前期天气特别是灾害性天气影响及未来气象预报和我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历年发生规律,经专家会商,综合分析得出下年度主要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报。
七、防治对策
松材线虫病仍是我省最严重的林木病害;杨树食叶害虫是我省发生面积最大的虫害,对全省杨树资源和“绿色通道”、沿江、沿海、沿湖防护林安全威胁都极大。因此,松材线虫病除治和杨树食叶害虫的防控将是我省森防工作的重点。对此,我们将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高除治质量,做到病死树清理不留死角,病枝材处理不留隐患;二是继续狠抓疫木管理,推动疫木安全利用,严厉查处违规收购、加工、利用疫木的行为;三是进一步加大孤立疫点拔除力度,加快疫情面积压缩步伐。
(二)进一步加强杨树病虫害防控
一是继续倡导健康苗木造林,加强苗木检疫监管;二是建立无公害防治示范点;三是主抓高等级公路两侧杨树防治。
(三)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水平
加快基于GIS系统的病虫情监测预报调查平台建设步伐,在完成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地区率先配备内置监测预报软件的PDA,提高监测预报的科技含量。
(四)进一步加强应急防控能力建设
完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控机制;购置适合高大林木病虫害防治的车载式高扬程喷雾机、喷烟机等防治机械;建立机动灵活的应急防治专业队。
(五)进一步加强外来有害生物的防范
加强监测,严密防范。苏北特别是徐州地区要继续严密监测美国白蛾;苏南要密切监视蔗扁蛾、栎萎蔫病等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动态。
(六)进一步加大依法防治力度
在提供防治技术指导及服务的基础上,依据《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实行“限期防治通知制度”,对拒不执行者,依法予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