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育苗技术
发布日期:2011-10-17 00:00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一、特征特性
常绿乔木,高12米。小枝粗壮,密被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革质,长10-30 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具疏锯齿,上面多皱,下面密被灰棕色绒毛。花序密被锈色绒毛。梨果球形,径2-5厘米,黄色或桔黄色。花期10-12月,果期翌年5-6月。
枇杷畏寒,喜温暖潮湿。年平均气温15-17℃以上,冬季气温不低于-4℃的地区均可栽培。枇杷园靠近河流、湖泊等水体,空气潮湿,气温变幅小,最适宜枇杷生长和结果。枇杷易遭强风危害,故应选避风的环境建园或营造防护林。各种土壤都能生长。但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表土稍带粘性、心土为砾质壤土、含较多有机质、能保持水分和养分、pH值6左右者最为适宜。产华中、华南、台湾海拔200-500米,陕西南部、贵州、湖北、福建、浙江海拔1000米以下,四川西部可达3000-4000米,现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广为栽培。
二、经济价值
枇杷果实在春末、夏初成熟,正值水果供应最缺乏的季节,对果品周年供应有特殊的意义。果味甘甜多汁,甜酸适口,营养丰富,深为国内外消费者所喜爱。叶、花、果、种仁及根可药用。鲜果及其制品风味独特,具有润肺、止咳、健胃、利尿和清热的功效。树冠茂密,四季常青,秋冬开花,花期长,香浓蜜多,是一种很好的庭院和蜜源树种。木材坚韧,细致,供木梳、手杖、农具柄及工艺品等用。
三、优良品种
1.冠玉 果扁圆形,单果重43.3-61.5克,果面乳白或乳黄色,果肉厚,白或乳白色,肉质细而易溶,果皮中等厚,易剥离,味甜较浓,微香,果耐贮运,抗寒性强,较丰产,成熟期同白玉。
2.白玉 果实扁圆形,平均果重33克,果面淡橙黄色,果皮较薄,果肉洁白,汁多而细腻,风味清甜微酸,品质佳。本品种树势强健,成熟较早,丰产,大小年不显著,抗旱性较强,唯不耐贮运。
3.照种 果实圆形或椭圆形,平均果重30克,果面淡橙黄色,果肉淡黄白色,甜酸适度,品质极佳。果实成熟期6月上旬。著名白沙品种,江苏吴县地区栽培最多。
4.青种 果实圆球形,平均果重33克,果面淡橙黄色,皮薄易剥离,果肉黄橙色,肉质细易溶,汁多,风味浓,甜酸适口,品质上等。果实成熟期5月底6月初。
5.霸红 果实圆形,平均果重35克,最大果重达60克,果面橙红色,果皮厚而韧,易剥离,果肉橙红色,风味浓甜微酸,品质上等,在江苏扬中成熟期6月上旬。耐贮运,罐藏性能良好。
四、繁殖技术
主要采用播种、嫁接和压条繁殖。播种繁殖:从长势健旺,连年丰产的壮年母株,采收充分成熟、大小均匀的果实,从中再选含核少、形态正常、饱满的种子,洗净后随即播种,不宜太深,播后覆土盖草,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在精细的抚育下,一年生苗高达20-70厘米,即可移植,第二年可长至1.3-1.5米高,此时就能开花。嫁接繁殖:常以枇杷实生苗为砧木,也有用石楠作为砧木的。嫁接在3月中下旬进行,一般以2年生实生苗作砧木,选用2-3年生春梢为接穗,长10-15厘米,带2-3个芽,行切接法。嫁接成活后注意遮荫,扶干,以免风折。移栽在2月下旬前后,不论大小苗均需带泥球。压条繁殖:时间在2、3月间。选择优良品种的母株,在2-3年生枝基部环剥或刻伤,再用塑料薄膜包裹,内填保水、透气性好的苔藓、泥炭等材料。一段时间后自行生根。10月份即可剪下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