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有害生物
日本松干蚧监测、预报办法
发布日期:2006-10-27 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
          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Kuwana)主要危害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赤松(P. densiflora)、马尾松(P. massoniana),其次是黑松(P. thunbergii)、垂枝赤松(P. densiflora var. ?pandula)、黄山松(P. taiwanensis)、黄松(P. massoniana×P.thunbergii)、琉球松(P. luchuensis)、偃松(P. pumila)及黑云杉(Picea mariana)等。目前,发生于我国的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和山东七省(市)。
1       虫情监测  
1.1  监测调查时间及次数
每年于固定若虫显露期各调查一次。调查时间辽宁、吉林两省为每年的5月和8月,山东为5月和9月,江苏、安徽为4月和9月,浙江为3月底和8月底。
1.2  调查方法
调查采取踏查的方式进行。踏查路线应穿过该虫主要寄主分布的各类型区。在有虫地段设3-5块临时标准地进行详查。
1.2.1  临时标准地及标准株的设置
临时标准地的面积在3-5亩,其主要寄主树木不少于100株。在标准地内按对角线的方式随机选取10株做为标准树。
1.2.2  调查内容及方法
有虫株率调查:在标准地内进行,由每木调查取得;平均每10cm2虫口密度调查:在每株标准树树冠中层选两个3-5年生枝条,小树可于第一轮枝下主干处量取10-20cm环状样方,计算出面积,进行镜检,统计死虫和活虫数量,最后换算成平均10cm2的虫口密度。将结果填入表1。
1.3  材料的汇总
发生面积:以平均每10cm2有0.5头以上固定若虫计算。
发生程度:轻  平均虫口密度0.5-2头/10 cm2
中  平均虫口密度2-6头/10 cm2
重  平均虫口密度6头/10 cm2
虫情调查结束后,根据表1进行汇总,将结果填入表2。在汇总结束后5日内将表2通过因特网上报各级主管部门。
2 系统虫情调查
在日本松干蚧的常发区,设立固定标准地进行系统虫情调查,以获取进行预测的相关资料。
2.1  固定标准地的设置
在日本松干蚧发生中度以上,代表性强的林分内选设3块以上的标准地做为系统调查的固定标准地。填写表3。
2.2  若虫期调查
2.2.1  越冬死亡率调查
在越冬后固定若虫显露期,于固定标准地附近设临时标准地,按监测方法选取标准树和样枝,将样枝带回室内镜检,区分活虫、死虫(活虫虫体增大,褐红色,有光泽;死虫黑色,无光泽),计算死亡率,将填写表4。
2.2.2  固定若虫虫口密度调查
分别于越冬代和越夏代固定若虫显露高峰期后各进行一次虫口密度调查。在固定标准地附近设置的临时标准地内,按监测方法选取样枝带回室内,量取样枝面积,镜检统计样方内的活虫、死虫、雌虫和雄虫数量,并计算死亡率以及平均每10 cm2虫口密度,将调查结果填入表4。
2.2.3 初孵若虫期调查
在临时标准地内选标准株5株,在标准株眼高处,剥去老树皮,用粘虫胶(或凡士林)涂宽1cm的胶环,粘向上爬行的初孵若虫,每天或隔天检查统计其数量并将粘住的若虫随之清除,填写表5。
2.2.4固定若虫期调查
在临时标准地内选标准株2-4株,每株选取2-4个调查枝,逐日检查统计固定若虫显露数量,发现一个除掉一个,防止重复计数,填写表5
2.3  蛹期调查
2.3.1  化蛹进度调查
结合固定若虫期调查,在临时标准地选择2-4株标准株,每株选择2-4枝带有固定若虫的枝条做好标记,逐日统计雄蛹的数量,填写表5。
2.3.2  蛹羽化及死亡情况调查
分别在越冬代、越夏代化蛹的高峰期和盛末期,在固定标准地附近,分两次各采集300-500枚蛹,室内饲养,羽化时逐日统计羽化数量,填写表5;最后统计羽化数量和死亡数量,计算蛹死亡率,填写表7。
2.4  成虫期调查   
产卵量调查:于成虫产卵高峰期,从固定标准地附近采集卵囊10个以上,带回室内,查数每个卵囊卵粒数,计算平均产卵量,填写表7。
2.5  卵期调查
在产卵高峰期后,对产卵枝条进行标记,逐日检查卵的孵化数量,亦可把卵连其寄主枝条一起采回水培,室内逐日检查卵的孵化数量,填写表5。孵化结束后,统计未孵化卵的数量,计算孵化率,填写表7。
3 预测方法
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用期距预测法、有效积温预测法和线形回归预测法。
如辽宁省根据日本松干蚧历年的发生期与当地气象因子之间变化的相关性建立回归预测式:(供参考)
发生期
始   盛   期
高   峰   期
盛   末   期
回归式
Y=34.12-2.7X
Y=50.14-3.89X
Y=60.7-4.23X
标准差
1.42
1.68
2.94
4.数据的处理、上报
将表4汇总记入表6,表5汇总记入表7。
在每代调查结束后5日内,将表6和表7通过INTER 网上报各级主管部门。

表1  日本松干蚧一般虫情调查原始记录表
乡镇名称:           乡镇代码:
村名称:             村代码:   
标准地号:          
有虫株数(株):       无虫株数(株):
有虫株率(%):        寄主树种:
调查虫期:           标准地代表面积(亩):
平均树龄(年):       平均树高(m):        平均胸径(cm):
树号
样枝
合计
2-3龄活虫
2-3龄死虫
雌虫
雄虫
雌性比
1
1
 
 
 
 
 
 
2
 
 
 
 
 
 
2
1
 
 
 
 
 
 
2
 
 
 
 
 
 
 
 
 
 
 
 
 
 
 
 
 
 
 
 
 
 
20
 
 
 
 
 
 
 
 
 
 
 
 
 
 
合计
 
 
 
 
 
 
 
平均虫口
 
 
 
 
 
 
 
调查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表2   日本松干蚧虫情调查汇总表
汇总单位:               虫期:             单位:万亩、块
地点
虫口
密度
有虫
株率
调查代
表面积
发生面积
 
 
 
 
 
 
 
 
 
 
 
 
 
 
 
 
 
 
 
 
 
 
 
 
 
 
 
 
 
 
 
 
汇总人:       汇总日期:    年    月    日
表3日本松干蚧固定标准地概况调查表
标准地号
 
 
 
 
 
地    点
 
 
 
 
 
主要树种
 
 
 
 
 
林木组成
 
 
 
 
 
林龄(年)
 
 
 
 
 
胸径(cm)
 
 
 
 
 
树高(m)
 
 
 
 
 
枝条盘数
 
 
 
 
 
坡    向
 
 
 
 
 
坡    度
 
 
 
 
 
郁 闭 度
 
 
 
 
 
虫口密度
头/10 cm2
 
 
 
 
 
其他病虫
 
 
 
 
 
土壤质地
 
 
 
 
 
土层厚度(cm)
 
 
 
 
 
植被种类
 
 
 
 
 
调查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表4   日本松干蚧发生量调查表
调查地点:           调查树种:         平均树高(m):
平均胸径(cm):     林龄(年):    郁闭度:   雌性比:
越冬死亡率(%):      平均虫口密度(头/10 cm2):

样枝号
样枝面积
(cm2)
活 虫 数
死虫数
备   注
小计
雌虫
雄虫
 
 
 
 
 
 
 
 
 
 
 
 
 
 
 
 
 
 
 
 
 
合计
 
 
 
 
 
 

 调查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表5   日本松干蚧发生期调查表
地点:      虫态:                            单位:头

日期
日发育数
虫数
累计
发育率
 
 
 
 
 
 
 
 
 
 
 
 
 
 
 
 

始见期: 月  日  始盛期:  月  日  高峰期:  月  日  盛末期: 月 日
调查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表6  日本松干蚧发生期汇总表
汇总单位:                           单位:  月   日

世代
虫态
始见
始盛
高峰
盛末
结束
卵 孵 化
 
 
 
 
 
若虫显露
 
 
 
 
 
成    虫
 
 
 
 
 
卵 孵 化
 
 
 
 
 
若虫显露
 
 
 
 
 
成    虫
 
 
 
 
 

汇总人:                     汇总日期:    年   月   日
表7   日本松干蚧发生量汇总表
汇总单位:

项     目
标 准 地 号
1
2
3
4
5
合计
平均
越冬代
越冬死亡率(%)
 
 
 
 
 
 
 
显露若虫密度(头/10 cm2)
 
 
 
 
 
 
 
死亡率(%)
 
 
 
 
 
 
 
雌性比(%)
 
 
 
 
 
 
 
蛹死亡率(%)
 
 
 
 
 
 
 
产卵量(粒)
 
 
 
 
 
 
 
卵孵化率(%)
 
 
 
 
 
 
 
越夏代
显露若虫密度(头/10 cm2)
 
 
 
 
 
 
 
死亡率(%)
 
 
 
 
 
 
 
雌性比(%)
 
 
 
 
 
 
 
蛹死亡率(%)
 
 
 
 
 
 
 
产卵量(%)
 
 
 
 
 
 
 
卵孵化率(%)
 
 
 
 
 
 
 

汇总人:                    汇总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