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有害生物
杨树星天牛监测、预测预报办法
发布日期:2006-10-27 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
  本办法中的“杨树星天牛”是特指严重危害杨树、柳树、榆树和槭树的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hsch)和黄斑星天牛(A. nobilis Ganglpauer)。光肩星天牛分布较广,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青海、陕西、甘肃、宁夏、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贵州等省(区),国外分布于朝鲜和日本等国。黄斑星天牛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陕西、宁夏、内蒙古等省(区)。
1虫情监测
在杨树星天牛未发生区或其发生区周围,每年分两次,4?5月幼虫开始活动后和9?10月越冬前,采取踏查和设置临时标准地的方法进行虫情调查和监测。
1.1 踏查 根据各地森林资源分布图,选好踏查路线,主要沿道路、林网、村屯周围,特别在车站等货物集散地、木材加工厂等周围,每500?1000株树1株样株的比例,用肉眼或望远镜,仔细观察是否有天牛幼虫排出的木丝和成虫羽化孔,将调查结果填入表1。
1.2 标准地调查 在已发区,设立适当数量的固定标准地或临时标准地,一般200亩片林或1000亩林网设一块标准地。在标准地内调查20株样株,将调查结果填入表2。
1.3 发生面积统计 在已发生区,有虫株率10%以上的林地统计为发生面积,被害程度的划分标准见附1。
2 系统虫情调查
按原林业部印发的《黄斑星天牛预测预报办法》(林护通字[1993]156号)执行。该项调查一般连续进行2?3年的调查即可,主要目的是积累基本参数。
2.1标准地设置  根据杨树星天牛的发生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林分设立3?5个固定标准地,每个固定标准地内的树木不少于200株,在标准地内选取有代表性的标准株20株。若固定标准地当年无虫,可在有虫林分另设辅助性标准地进行观察,若固定标准地内的树木已被砍伐更新或由于天牛多年危害造成树木大量死亡,应及时设置新的固定标准地。
2.1.1卵期   产卵高峰期后(约在7月下旬?8月下旬),在固定标准地附近的被害样树(即标准株)上一次性标记当年新刻槽数200个(如标准株上的新刻槽数不足200个时,应在标准地内的其他树木上增补至200个刻槽)。于标记30天后调查新刻槽数,观察刻槽上是否有初孵幼虫的粪屑排出,如有,即视为已孵化;对仍无粪屑出现的刻槽,剖开检查,区分是空槽或卵死亡。最后统计有卵刻槽数、有卵刻槽率和卵死亡率。
2.1.2 小幼虫期  在卵期调查的同时,观察小幼虫存活情况,产卵刻槽中只有干枯的粉红色木粉而无新鲜虫粪排出者,说明小幼虫不能蛀入木质部且不排木丝则视为死亡,反之则为成活。
将以上各项观察结果,填入杨树星天牛标准株虫情调查记录表(表3)。
2.1.3成虫出现期  在前述选取的20株标准株中,10月下旬,每5天一次调查每株树上的羽化孔,出现新羽化孔视为新成虫出现,调查结果记入表4。同时每5天观察一次标准株上有无刻槽出现,然后观察刻槽是否有粪屑排出,有粪屑的视为小幼虫孵化。
3. 资料汇总
填写杨树星天牛虫情汇总表(表5)、杨树星天牛发生期年终汇总表(表6)和杨树星天牛发生量年终汇总表(表7)。
预测方法
4.1  发生期预测
4.1.1物候预测法  利用天牛发育进度与周围其它生物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物候关系预测发生期,见附2。
4.1.2期距法  根据杨树星天牛有关虫态的林间发育进度调查和期距,预测各有关虫态的发生期:
公式为:F=Hi + (Xi±Sx)  
式中:F?预测某虫态出现日期;Hi?起始虫态发生期实际出现日期;Xi?平均期距值;Sx?平均期距值的标准差。
4.1.3有效积温法  通过试验观察计算出有关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根据当地有效积温和近期的平均气温预测值,预测某一虫态的发生期:   
公式为:K=N(T-C) 
式中:K?有效积温;N?历期;T?平均环境温度;C?发育起点。
4.2  发生量预测
4.2.1基本方法是通过有效基数进行简单的直接推算,即通过当地或邻近地区已有的经验参数,或各地经过2?3年的直接观察的成虫雌性比R、每雌产卵量E、卵孵化率H、大幼虫越冬存活率F、化蛹率P1、羽化出孔率P2 等参数与基数简单累乘即可。
4.2.2  当年发生量的预测 在越冬结束后(约在4月中旬),通过林间调查得到杨树星天牛发生区平均每株寄主树的越冬后大幼虫L1,则当年平均单株成虫发生量A1=L1×P2
当年单株小幼虫数=A1×R×E×H
4.2.3第二年发生量预测  当年9?10月份在林间调查大幼虫得到平均每株的大幼虫数L3,则:
第二年平均单株成虫发生量A2=L3×F×P1×P2
4.3  发生范围预测  根据一个地区各树种所占比例、分布和面积,以及成虫扩散距离、风向、人为活动和物流等情况,可大致预测该虫的分布范围和可能达到的危害程度。
资料汇总与上报
将以上各项监测结果和预测预报情况,应按附件及报表汇总后向国家林业局防治处、国家林业局预测预报中心(森防总站)和省地业务主管部门报告和传输。


 

1
    原林业部林护防[1991]37号《森林病虫害统计报表及统计指标说明的通知》中,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幼虫发生等级的规定:
有虫株率5?10%为轻,11?20%为中,21%以上为重。
 
附2
黄斑星天牛物候期(甘肃天水 定西地区)

发育进度
物候特征
越冬卵孵化盛期
油菜盛花
化蛹盛期
冬小麦开始成熟
成虫羽化始期
冬小麦收割后,复种黄豆出苗
成虫产卵盛期
大田西瓜(P2)成熟盛期

 
光肩星天牛各虫态发生期与物候关系(山西运城)

虫态
物候特征
始见期
始盛期
高峰期
盛末期
幼虫化蛹
毛白杨花絮落
泡桐展叶
合欢花盛
小麦收割期
成虫出孔
柿树花落一半
小麦收割,杏成熟
槐花盛开
玉米始成熟
产卵
小麦由青转黄
合欢花末,梧桐始花
玉米始长穗
国槐花开
初孵幼虫
枣树盛花
国槐始花
国槐花盛
棉花吐絮盛期

 


 

附3
黄斑星天牛发育起点与有效积温表(甘肃兰州)

虫态
发育起点(℃)
有效积温(日度)
7.60±0.07
321.28±1.45
幼虫
18.24±1.04
113.20±20.34

 
光肩星天牛发育起点与有效积温表

虫态
发育起点(℃)
有效积温(日度)
16.3712±0.0091(宁夏银川)
21.8±0.69(山西运城)
115.0794±1.833(宁夏银川)
77.09±8.08(山西运城)
幼虫
18.64±0.71(宁夏银川)
15.89±1.14(山西运城)
98.94±2.48(宁夏银川)
144.23±17.15(山西运城)

 


 

表1  杨树星天牛监测记录表
乡镇名称:           乡镇代码:          村名称:
村代码:             标准地号:
植被类型:           林木组成:
 
主要寄主树种的树龄(年):                 胸径(厘米):
树高(米):
调查株数:            调查虫态:            有虫株数:    
有虫株率(%):   
是否新扩散区(是、否):
其它病虫发生情况:
防治时间:              防治方式:
药剂种类:              用药单位:            用药量:
防治效果(%):         是否为预防:
调查人: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填写说明:1、固定标准地每年填写一次,临时的随查随添。
          2、固定标准地代码001?100;乡(镇)代码01?99,以县为单位统一编号;村代码01?99,以乡为单位统一编码。标准地编号由7位数字组成,前两位为乡镇代码,中间两位为村屯代码。标准地编号一经确定后,不得随意改变。


 

表2  杨树星天牛标准地记录
乡镇名称:                乡镇代码:
村名称:                  村代码:
标准地号:                地点描述:
林班面积(亩):           土壤质地及土层厚度(厘米):
坡向(阴、阳)及坡度:     植被类型:       林木组成:
主要寄主树种的年龄(年):   胸径(厘米):    树高(米):
发生类型(安全、偶发、常发)
 
 调查株数:                 代表面积(亩):
调查虫态:                   有虫株数:         有虫株率(%):
总虫数(头):               虫口密度(头/株):
虫情级别(轻、中、重):     是否新扩散区(是、否):    
其它病虫发生情况:
 
防治时间:                   防治方式:
药剂种类:                   用药单位:          用药量:
防治效果(%):               是否为预防:
 
调查人: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杨树星天牛标准株虫情调查记录表
标准地号:       标准株树种:      虫情级(轻、中、重):
乡镇名称:       乡镇代码:
村名称:                   村代码:   

株号
刻槽数(个)
有卵刻槽数(个)
总卵数(粒)
总幼虫数(条)
蛀入木质部幼虫数(条)
有卵刻槽率(%)
卵孵化率(%)
小幼虫蛀入木质部率(%)
1
 
 
 
 
 
 
 
 
 
 
 
 
 
 
 
 
 
 
 
 
 
 
 
 
 
 
 
 
 
 
 
 
 
 
 
 
 
 
 
 
 
 
 
 
 
 
 
 
 
 
 
 
 
 
 
 
 
 
 
 
 
 
 
 
 
 
 
 
 
 
 
 
 
 
 
 
 
 
 
 
 
 
 
 
 
 
 
 
 
 
 
 
 
 
 
 
 
 
20
 
 
 
 
 
 
 
 
平均
 
 
 
 
 
 
 
 

 调查人: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杨树星天牛成虫出现记录表
 
标准地号:          标准株树种:
虫情级(轻、中、重):
乡镇名称:          乡镇代码:
村名:               村代码:    

标准株号
调查时间
新成虫数量(头)
 
 
 
 
 
 
 
 
 
 
 
 
 
 
 
 
 
 
 
 
 
 
 
 
 
 
 
 
 
 
 
 
 
 
 
 
 
 
 
 
 
 
 
 
 
 
 
 
 
 
 

 
调查人:


 

5   杨树星天牛虫情及防治情况汇总表
 
年份:                汇总级别(县、乡镇、村):
汇总单位:           

地点
林分面积(亩)
标准地块  数(块)
发生面积(亩)
防治面积(亩)
备注
化防
仿生制剂
人工
生防
防治率(%)
 
 
 
 
 
 
 
 
 
 
 
 
 
 
 
 
 
 
 
 
 
 
 
 
 
 
 
 
 
 
 
 
 
 
 
 
 
 
 
 
 
 
 
 
 
 
 
 
 
 
 
 
 
 
 
 
 
 
 
 
 
 
 
 
 
 
 
 
 
 
 
 
 
 
 
 
 
 
 
 
 
 
 
 
 
 
 
 
 
 
 
 
 
 
 
 
 
 
 
 
 
 
 
 
 
 
 
 
 
 
 
 
 
 
 
 
 
 
 
 
 
 
 
 
 
 
 
 
 
 
 
 
 
 
 
 
 
 
 
 
 
 
 
 
 
 
 
 
 
 
 
 
 
 
 
 
合计
 
 
 
 
 
 
 
 
 
 
 
 

汇总人:       汇总时间:  年  月  日


 

 
杨树星天牛发生期年终汇总表
汇总单位:

虫态
始见期
始盛期
高峰期
盛末期
备注
 
 
 
 
 
小幼虫
 
 
 
 
 
 
 
 
 
 
成虫
 
 
 
 
 

汇总人:                           汇总时间:
未进行系统调查的,卵、幼虫及蛹的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4个时期可不填写。
 
杨树星天牛发生量年终汇总表
汇总单位:

 
项目
标准地号
合计
平均
 
 
 
 
有卵刻槽率(%)
 
 
 
 
 
 
孵化率(%)
 
 
 
 
 
 
幼虫
小幼虫存活率(%)
 
 
 
 
 
 
平均幼虫数(头/株)
 
 
 
 
 
 
成虫
平均成虫数(头/株)
 
 
 
 
 
 

汇总人:                          汇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