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内要闻
我省发布美国白蛾第三代趋势预测
发布日期:2025-08-25 17:21 浏览次数: 字体:[ ]

7月下旬以来,全省各地逐步进入美国白蛾第二代危害期,各级中心测报站点积极开展美国白蛾监测调查,掌握美国白蛾发育进度,研判虫情危害趋势。

美国白蛾第二代发育进度略有提前。据各地监测,美国白蛾第二代成虫始见期在8月上旬,苏北片区发育进度整体快于苏中、苏南等疫区。徐州市铜山区、邳州市、新沂市、沛县、丰县,宿迁市宿豫区,淮安市淮安区,镇江市润州区、高新区等地已陆续监测到第二代成虫,成虫数量明显少于往年。徐州市铜山区监测数据显示,第二代成虫羽化高峰期在8月13日左右,相比去年略有提前。目前林间美国白蛾主要以第二代成虫为主,少有第二代蛹和第三代卵、初孵幼虫。

第二代发生危害较轻。三伏期间我省高温天气与少雨叠加,加剧了干旱风险,部分地区气温过高影响美国白蛾卵孵化、幼虫发育,林间幼虫出现滞育现象,虫口数量明显偏少。5月下旬以来,我省食叶害虫防控成效较为显著,美国白蛾虫情得到有效控制,第二代整体呈轻度发生,主要集中在苏北片区,苏南苏中地区零星发生,虫口密度、发生范围以及危害程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下降。

预计第三代总体呈轻度危害。据气象预测,今年8月21日-9月20日降水量全省一致较常年偏少0~2成,平均气温全省一致较常年偏高1~2℃。结合当前美国白蛾虫态,预计8月底、9月初进入卵孵化高峰期,9月上中旬为第三代幼虫危害高峰期。美国白蛾第三代出现大面积危害风险较低,但局部地区如飞防避让区及地面防控不力的区域仍有可能出现中重度发生情况。

各地要组织做好第三代美国白蛾日常监测,重点关注铁路沿线、高速公路、国省道、主要旅游干道两侧和风景名胜区成片林,准确掌握虫情动态,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要强化突发灾害应急处置指导,扎实做好查漏补缺与风险防范工作,巩固拓展防控成效,严防疫情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