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在全国消防宣传月期间,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大丰林场,以"理论+实践"双轨模式开展了一场森林防火应急演练。通过模拟实战扑救、森林防火知识培训及野生动物保护普法教育,全面提升区域生态安全防护能力,为麋鹿及迁飞候鸟等野生动物栖息地安全保驾护航。
演练以模拟林区突发火情为背景。教员现场讲解了灭火弹的远距离投掷优势、灭火器的适用场景及消防水车的覆盖范围等知识,帮助队员们根据火情特点科学选择扑救方式。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由保护区与林场联合组成的防火突击队迅速响应。队员们分工协作,运用灭火弹精准压制火点、灭火器快速扑灭初起火源,并出动消防水车对火场进行立体式覆盖扑救。整个过程紧张有序,队员们熟练操作各类灭火器材,展现了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
实战演练后,活动转入理论培训环节。教员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森林火灾典型案例,系统剖析了火源管理疏漏、气象条件叠加等火灾成因,并针对不同地形、植被类型,详细讲解了"打早打小"、"隔离带设置"等扑救策略。通过复盘真实案例中的经验教训,队员们进一步掌握了火情预警、快速响应及协同作战的关键要点,为构建"人防+技防"立体化防控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森林防火与野生动物保护相辅相成,只有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才能为麋鹿和迁飞候鸟提供稳定的生存环境。活动特别设置野生动物保护普法环节,保护区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参与人员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重点强调了秋冬季节候鸟迁徙期非法猎捕、破坏栖息地等行为的法律后果。
此次联合演练通过"防火+普法"的创新模式,不仅检验了区域森林防火应急机制的有效性,强化防火能力,有效降低了火灾对麋鹿和迁飞候鸟等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的破坏。而且通过普法教育将生态保护理念深度融入安全管理工作,为麋鹿种群繁衍壮大提供坚实基础,为候鸟迁徙提供了"安全走廊"和"能量驿站"。保护区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守护生态之美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