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姜堰区积极推进林长制改革,在结合本地林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与亮点的改革举措,为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智慧林业”引领精准管护
姜堰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构建起“智慧林业”管理平台。通过在周山河、通扬河、溱湖等重点林区布设摄像头等设备,实现了对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森林资源实时监测。这些设备能够辅助发现大面积森林病虫害、非法采伐以及森林火灾等信息,并及时传输至溱湖湿地公园管理处和姜堰林场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可以在监控室内迅速掌握林区动态,一旦发现异常,能够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进行处理。这种智慧化的管护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林业资源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让森林保护工作从传统的人力巡查为主转变为科技驱动的全方位监控。
二、“林长 + 警长”筑牢执法防线
创新推行“林长+警长 ”工作机制是姜堰林长制改革的又一亮点。区公安分局与林业部门紧密合作,为林长配备警长,警长负责协助林长开展森林资源保护相关执法工作,严厉打击各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他们定期开展林区联合巡逻,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管控。在打击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方面成效显著,曾经成功破获一起涉及非法捕捉贩卖珍稀鸟类的案件。通过林长与警长的协同作战,有效整合了行政与司法资源,形成了强大的执法威慑力,使林区治安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森林资源得到更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生态补偿激励全民参与
姜堰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并以此为契机激发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为溱湖林业生态保护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如参与森林抚育、湿地保护的志愿者组织、在林地周边开展绿色农业且有助于森林生态改善的农户等,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和荣誉奖励。这一举措吸引了众多社会力量投身林业事业。例如,湖南村民们在生态补偿政策的激励下,自发成立了森林护卫队,定期对周边森林进行巡查和环境清理,同时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不仅增加了森林面积,还改善了村庄周边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全民共建共享林业生态成果的良好局面。
四、林业产业融合促乡村振兴
在林长制改革进程中,姜堰注重林业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引导林农开展林下经济,如三水街道的小杨人家林下种植中药材、菌类等,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林农收入的多元化。同时,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打造了多条森林观光线路和特色森林旅游景点。像溱湖湾,通过举办森林音乐节、生态文化节等活动,吸引了数十万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振兴,让林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姜堰林长制改革通过这些特色与亮点举措,在林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地区的林长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