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都区不断提升爱鸟护鸟意识,充分调动多方力量提高鸟类救助效能,让幼弱、伤、病鸟类重归家园、翱翔蓝天。去年以来,江都区秉持应救尽救原则,累计救助东方白鹳、红隼、日本鹰鸮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和白鹭、小䴙䴘等三有保护鸟类等20余只。
爱鸟护鸟宣传成效明显
每年利用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等时间节点,借助区融媒体、江都日报、电视台等载体,通过专题报导、播放宣传片、悬挂横幅、在镇村公示栏张贴宣传海报等形式构建立体化宣传格局,营造爱鸟护鸟的社会氛围,提升市民爱鸟意识,引发市民、鸟类爱好者、摄影爱好者等电话、拍照咨询鸟类信息,主动提供伤病鸟类线索。
科学救助助力鸟类重回大自然
2022年10月,宜陵镇的一位市民在外出的路上捡到了一只雏鸟,与江都区林业部门取得联系后,工作人员判断出这是三有保护鸟类小䴙䴘。在鸟类幼小的时候,雏鸟会由于各种原因从鸟窝掉落,寻家迷路,最好的处理方式应该将雏鸟放至掉落附近的安全地带,等候成鸟返巢后寻找,并重新带回鸟窝。江都区林业部门马上作出应对措施,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与拾取人员一起将捡到的雏鸟放至掉落附近的安全地带,蹲点观察保护,成鸟果然来到了周边寻找,最后根据叫声找到雏鸟,并将其带走,小䴙䴘成功地回归到鸟妈妈身边。
救助放飞成科普课堂
2023年5月,一位受伤的鸟经区林业部门辨识,确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日本鹰鸮。在经过专业治疗后,日本鹰鸮已恢复了正常行动。恰逢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到来,区林业部门与江都爱鸟协会合作,于江都区南水北调源头公园举行了放归活动。放归活动中,协会组织部分市民带着孩子前来观摩学习,现场由老师讲解鸟类的知识,提高市民和孩子们对鸟类的认识,培养爱鸟护鸟意识。放归现场,工作人员打开笼子,已完全恢复状态的日本鹰鸮在飞出鸟笼后划出了一个完美的弧线,兴奋地重新回归了大自然。这次活动让一次放归现场变成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进一步传播了爱鸟护鸟的理念,让爱鸟护鸟观念深入人心。
经过不断总结经验,江都区已形成一套成熟的鸟类救助体系。下一步,区林业部门将继续加强爱鸟护鸟以及如何救助鸟类的科普宣传,并联动公安、扬州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等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常态化开展鸟类救助工作,更加有效地保护区域内野生动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