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苏州打造“美丽中国”的先行示范、“美丽江苏”的标杆城市,把“处处皆景、城在园中”美好愿景变成现实,苏州市加快建设具有苏州特色的城乡绿化一体化的“公园城市”。
聚焦生态保护,厚植江南水乡生态基底。巩固苏州市域“一核两带多廊多点”蓝绿框架,确保山林、湿地、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生态要素稳定,保护江南水乡生态底色。至2025年底,全市自然保护地、自然湿地面积分别稳定在759.4平方公里、2688平方公里,营造林抚育10万亩,林木覆盖率稳定在20.55%,自然湿地保护率超过70.5%。
聚焦城园共融,串联“四角山水”绿道网络。依托苏州城市“四角山水”特色空间格局,以绿道网络串联“自然公园、森林湿地、城市绿化、城市公园、古典园林”五大生态系统,全面建设城乡公园“自然—城市—社区”“三环”分级体系,统筹推进“存量提质”“城园共融”,营造“处处皆景,城在园中”的美丽城市环境。至2025年底,全市新增和改造城市绿地1200万平方米、城市公园25个以上、口袋公园240个以上、绿道50公里以上,公园绿地总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以上。
聚焦民生福祉,打造“公园+”苏式生活典范。彰显苏州园林遗产价值,推进“园林外移”、园林整体保护,加快建设园林数字化,扩大园林艺术影响,至2025年底,全市《苏州园林名录》园林开放率达到90%以上。结合“真山真水园中城,人工山水城中园”城市特色,完善绿色空间复合功能,促进与江南文化的有机融合,倡导“一园一品”公园特色化营造,促进公园城市有机生命体的生态、生产、生活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