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林业专题 > 3.12植树节专题 > 最新资讯
绿化潜力何处寻?村庄和农田林网可显身手!
发布日期:2022-04-07 10:23 浏览次数: 字体:[ ]

又是一年植树节。江苏作为平原为主的省份,经过多年的造林绿化,绿色江苏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十三五”时期新增造林面积246.9万亩,但与此同时,全省的造林绿化空间越来越小,“十四五”期间我省计划完成100万亩造林绿化,那么,到哪里寻找造林绿化的新空间呢?近日,记者采访后发现,我省正在推进的绿美村庄建设和农田林网建设,能为造林绿化提供不小的空间。

走进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跃进村西舍自然村,除了整洁的村容村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外,另一个印象就是村里的绿化真好:农家的小院子里都种着各种观赏树和果树,几乎每个可以种树的角落,都已经种上了。村党支部书记黄世宝说,西舍村共385户农户、1024人,去年被省里认定为绿美村庄。“种树成了村民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他说,西舍村虽不大,但村头村角的枣树有300多棵,其中一半以上的枣树树龄超过100年,有的树龄已达三四百年。

“绿美村庄建设开展以来,村民的种树积极性更加高涨。”黄世宝说,村道边的小花坛里,村民种了各类果树,村子边上的隙地里,则种了榉树、朴树等珍贵乡土树种。抗日战争时,这个村子做过“中共溧高县委员会”驻地,现在是红色旅游点之一,“除了环境好,绿树成荫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

溧阳市社渚镇金山村洑家自然村位于苏皖边界,该自然村也在去年成为省级绿美村庄。村子里安静、整洁,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种满了树,“去年到今年,村里已种了近2000棵树,种树是所有村民都赞成的事情,因为居住环境变好了。”村支书黄忠新说,村子的西北角有块荒地,村里刚刚栽种了130多棵落羽杉,“现在村民很注重种植乡土珍贵树种,这几年种的主要是榉树、樟树等。”他说,村庄绿化不仅扮美了人居环境,长在家前屋后隙地里的树将来也能给村民带来经济效益。

绿美村庄是2021年省政府十大主要任务百项重点工作之一,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抓手。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到目前为止,全省完成绿美村庄建设505个,全面完成了计划任务数。

“农田林网每年都在给我挣钱”

汤芳伢是远近闻名的全国种粮大户,鲜为人知的是,除了种粮,老汤还是种树能手。在位于溧阳市社渚镇的汤大伯农场里,老汤种了4000亩粮食,围绕这4000亩土地的机耕路两边,老汤种下的榉树、朴树、合欢树、乌桕树多数已经长得很高,像一圈绿色的项链,围住这片阡陌交错的农田。

“前年买来的榉树苗,胸径才2厘米,两年不到胸径已有6厘米了。”老汤说,最初种下的树,树龄已超过20年,都已经成材,其中榉树胸径达26厘米,朴树25厘米,香樟42厘米,乌桕树25厘米。“这20多年来,我在机耕路两边陆续种了15万棵树,以后也会继续种下去。”他说,“农田林网每年都在为我挣钱,有机构给我估过价,我种的这些树现在价值超过3200万元!”

“种树会影响粮食生产吗?”记者问。

“不会。”老汤说,这些树都是栽在机耕路和沟渠两边的,不影响稻麦采光,也不影响粮食产量。“15万棵树,如果集中种植,要占几百亩地,我在路边沟渠边栽种,很好地利用了这些闲置的‘隙地’。”

在高淳区阳江镇胜利圩,记者看到正在进行的农田林网建设现场:这一近2万亩耕地的圩子,是高淳区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为便于机械化作业,圩子内修建了18公里农路,连同机耕路,道路总长近40公里,今年,沿路已种了1.8万棵树。“附近砖墙镇永胜圩的水杉大道是省内农田林网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高淳区农业农村局林业站站长刘建水说,“用不了几年,胜利圩内农田林网又能成为一道风景。”

刘建水还介绍说,高淳的农田林网建设引进了市场机制:请一家农业龙头企业栽种树苗并管护,树种分落羽杉和樱花树两种,间隔着种植,樱花树作为企业的经营树种,落羽杉则永久留在圩子里。这样做,就能大大提高栽下的树苗的成活率。

农田林网建设,泰兴做出了有益尝试

将农田林网建设作为造林绿化的潜力所在,很多地方已经做出了有益尝试。泰兴市利用农田周边的路、沟、渠,建设切合区域实际的特色化农田林网,增加了林业资源总量,提高了区域林木覆盖率。

泰兴市农田林网建设的一个特点是小网格布局,即“小网格、窄林带”的林网配置模式,小网格指的是面积控制在100亩以内;窄林带指的是机耕路、支渠、排水沟为辅助林带,每侧栽树1-2行,生产沟及主渠道为副林带,每侧栽树2-3行,中沟两侧为主林带,每侧栽树3-5行。

为改变过去以行政村为单位、各自为战的建设形式,泰兴市提出了以片为单位,打造“农田林网示范区”的实施方案,要求各镇街打破区域界限,实行连片集中建设,确保农田内所有的机耕路、生产沟、排灌渠两侧应栽尽栽。

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的成效如何,关键是要解决规划、投入、管护等机制问题。泰兴市已形成三种较为成熟的经营模式:一是农场经营型模式,将农田林网建设纳入家庭农场承包经营的必备内容。村与农场主签订承包合同时,对农场承包田内的原有树木进行清点核实,缺株苗木由政府出资购买,要求农场主应栽尽栽,包栽、包管、包活。承包到期后,效益对半分成,既保证了农田林网的绿化效果,又充分发挥了林网防护林的功效。二是集体经营型模式。即集体投入、集体栽植、集体管护、收益归集体,将农田林网建设工作纳入村(居)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范畴。三是分户经营型模式。即集体投资,集体栽植,树随田走,分户管理,收益由集体、农户按比例分成。利用中沟青坎、斜坡上栽植的成片林,由村组统一栽植管理、收益分成,其它沟、渠、路边上栽的树木,树随田走,镇、村、农户分别签订护林公约,在农户承包地田头上长的树木归农户管理,收益也归农户所有,并长期保持不变,同步建立树木损失补偿机制,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广大农户的绿化造林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