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拉姆萨尔共同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又称《拉姆萨尔公约》)。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并每年确定一个不同的主题。
2021年2月2日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与水”,旨在强调湿地对维持全球淡水储量和水质的重要贡献,突出水和湿地之间“同生命、互相依”的关系,鼓励公众共同行动,为保护修复湿地做出努力。
江苏湿地资源丰富,湿地面积达282万公顷,约占全省国土面积四分之一,是全国湿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全省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的系列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湿地保护事业发展。目前,全省已有世界自然遗产地1处、国际重要湿地2处,建立省级以上湿地公园75处,建立湿地保护小区457处,自然湿地保护率58.9%,重要或典型湿地、重要水禽栖息地、重要水源区湿地资源逐步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