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全国林业产业大会上,南通捧回“第四届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这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林业生态产业发展的最高表彰荣誉。
在此之前的10月18日,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开幕式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惠民上台领取“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金字招牌,实现国家级生态建设、生态文化荣誉双丰收。在同一年内,南通全部拿到了林业生态、产业、文化三大体系内的国家级最高荣誉,全国唯一,完美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力度空前、视觉震撼——今年新建长江北岸生态林6626亩
“南通海拔只有109米的狼山在沿江治理生态修复后,视觉上是那么秀丽巍峨!”省委书记娄勤俭如是评价。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以“地处长江下游、工作勇争上游”的政治担当和目标追求,系统推进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高质量建设长江口绿色生态门户,不断提升群众的绿色获得感和幸福感。
大维度勾绘沿江“生态圈”。编制《南通沿江生态带发展规划(2017-2030)》,构建3000平方公里的“两廊四区”沿江空间;编制《东平—海永—启隆城镇圈协同规划》,划定150平方公里的上海—南通共保共治生态空间。
大力度打造沿江“生态核”。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成效显著,17平方公里核心区域、14公里江岸线,拆迁“散乱污”企业,退出港口货运功能,大幅扩增森林面积,高品质建成狼山国家森林公园,把生产岸线归还于生活生态,还绿于民,面向长江、鸟语花香的“城市客厅”展现在眼前。
大尺度编织沿江“生态带”。先后出台《长江(南通段)沿岸造林绿化实施方案》《长江两岸(南通段)造林绿化规划设计导则》,开展宜绿造绿、整治补绿、拆违还绿、见缝插绿等“四绿行动”,全力打造层次分明、色彩优美、功能完备、效益多元的生态防护林带。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4年来,全市累计新增造林35万亩,其中沿江新增造林面积3.5万亩,相较2015年长江南通段生态岸线比例提高了3个百分点。今年,全市完成长江北岸生态林6626亩,为省下达任务数的2.6倍。
“力度空前、造林震撼。”省林业局高度评价南通长江造林工作。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全市林业总产值超200亿元
南通是全国知名的“中国花木之乡” “中国湖桑之乡”,红木雕刻产业更是占到江苏省的半壁江山。全市林业产业面积超百万亩,年产值超200亿元,实现“政府得绿、企业得利、群众得益”的多赢局面。
今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江苏城中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为“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全省仅5家,成为我市林业第一产业的代表和龙头。在此之前,我市林业二产、三产获得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分别是亚振家具、如皋花木大世界。至此,我市正式开启了林业一二三产业“龙头带路”发展路径。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全市现有花木盆景产业面积25万多亩,栽培品种1300多个,年产花木约6亿株;拥有国家园林绿化资质企业64家,苗木合作社55家,形成了以通派盆景为特色、花卉苗木为基础、园林施工为支撑、花木交易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特色经济林齐头并进。全市形成以梨、银杏、桃等为主的经济林果面积超过14万亩,年产果品约18万吨,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现有林下经济种(养)面积约50万亩,年产值超10亿元。此外,还建成了木本油料示范基地,积极调整果树品种结构,扩大良种栽培比例,优化成熟期结构,延长林产品供应期。
森林旅游一路高歌。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县(市、区)全覆盖,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湿地公园填补建设空白;建成100个生态休闲精品景点,24个省级乡村旅游区,濠河、狼山、“海安-如皋”等森林康养生态旅游产业集群。今年获批建设森林体验国家重点建设基地1处,全省仅4处、全国也只有57家。
更令南通市民引以为傲的是,在家门口举办的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让全国各地游客领略到南通的城市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中国森林旅游节组委会专此给南通发来感谢信,认为本届中国森林旅游节“真正办成了一届人气很旺、影响很大、效果很好的中国森林旅游节,为今后举办中国森林旅游节积累了宝贵经验,树立了‘南通样板’。”这也为今后我市的森林旅游新业态发展带来新启发。
生态文明、共治共享——“绿色音符”奏出强有力的律动
春天,在水景交相辉映的景区观景赏花;夏天,在诗意酣畅的各大小公园散步游览;秋天,在田野林间呼吸清新空气;冬天,漫步在碧波荡漾的濠河边看两岸美景如画……
一年四季,无论身处何处,南通人总能在绿树环抱、草翠花香间享受绿意花韵。近年来,南通坚持林地、绿地、湿地“三地”同建,绿化、美化、文化“三化”结合,城市内部坚持“先植绿、后建城”“战略留白”和“绿色留白”,城市外围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风光。
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公园绿地368处、新增绿化美化示范村近300个、市民500米有休闲绿地,沿江沿海、中心城高速一环、宁启铁路(一期)、骨干河道等大型生态廊道全面建成。
10.8平方公里的狼山国家森林公园,点缀于长江岸线上的植物园、滨江公园、啬园、园博园等大大小小的公园绿地星罗棋布,生态“绿肺”已然呈现,成为南通市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绿意甚浓,市民爱绿护绿氛围也越来越浓。今年,首批国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落户南通,全国26个,江苏4个。全市累计建成义务植树基地78个、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或场所25处。啬园“市级义务植树基地”、园博园“树木认养示范园”建设,带动一批又一批的市民加入植树造绿的队伍,共创、共享生态文明。
江尾海头,一串串“绿色音符”奏出强有力的律动,南通正在唱响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最美乐章。《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刚刚发布,南通必将围绕“生态绿色和一体化发展”初心,擦亮生态底色,打造高质量绿色发展引擎,为融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勾绘深刻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