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科技产业
【项目进展】优新抗逆彩色树种为沿海平原添彩
发布日期:2017-06-16 14:19 浏览次数: 字体:[ ]

  江苏沿海平原地区, 江河湖泊水网密布, 平原及低湿地造林潜力巨大,    但该地区生境恶劣、适生林木种类稀少、生态系统脆弱,缺乏合适的抗逆树种和相应的造林技术。2014年-2016年,东台市林业中心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合作承担了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沿海优新抗逆树种产业化关键技术推广及应用示范》,重点开展弗吉尼亚栎、北美枫香LA种源、纳塔栎LA种源等3种适应性强、光赏性好的优良生态抗逆新品种的产业化关键技术推广应用,目前进展顺利、成效显著。项目依托的是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成果“沿海平原绿化抗逆植物材料选育研究与应用”,该成果曾获2011年浙江省科技奖二等奖。
  在项目实施期间,项目组建设优良耐盐碱、耐水湿树种良种繁育基地86.9亩,其中采种圃16亩,采穗圃2.8亩,繁育圃68.1亩,繁育1年生苗木4.36万株,2年生苗木2.19万株;营造弗吉尼亚栎等耐盐渍树种示范林102亩,造林成活率达到95%。项目示范推广以“改土、选树、覆盖”等关键措施为核心的防护林造林技术,通过优化多树种配置模式及乡土和引进树种结合的模式,在沿海典型立地,营建多树种复合沿海防护林带。基于温室大棚和容器育苗自控喷灌等设施,开始多规格优质轻基质容器苗生产关键技术推广、编制新品种容器苗繁育技术企业标准,推广优质地栽大苗标准化栽培技术,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项目组很重视技术总结和技术培训工作,为提高推广效果,编写了《实用林木育种策略与北美栎树引种栽培》、《弗吉尼亚栎容器苗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等培训资料,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林农163人次。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弥补了江苏沿海抗逆植物材料的不足,繁育基地的建设提升了江苏沿海特色抗逆苗木种业的竞争力,对于提升沿海防护林、平原林网的防护效益及质量档次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项目实施对于提高区域种苗产业化水平,带动了东台及长三角优质特色种苗产业化发展具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