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造林绿化
【一树一故事】穿越年轮时光、留住绿色历史
发布日期:2017-05-22 09:05 浏览次数: 字体:[ ]

  古树名木是承载城市记忆的“活化石”。
  一棵古树,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与一种文化的记录;一棵古树,就是一部自然环境发展史;一株名木,就是一段历史的生动记载。透过一棵棵古树名木,我们可以重温这些“活文物”的博大精深。
  为持续深入推进“绿色南京”的建设,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南京市绿委办与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合作,以“穿越年轮时光、留住绿色历史”为主题,共同开展“保护古树名木”系列活动。
  我们将深入挖掘每一棵南京的古树名木不一样的故事,引导呼吁全社会关心保护这座城市的绿色活化石,传递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和内涵,打造南京“名城古木”的城市名片。

  第一期
  南京味道之名校名木寻访
  最美银杏:我在随园等你

  南京高校云集,精英辈出,同时南京的高校也孕育了众多名木古树。值此江苏发展大会即将召开之际,特推出名校名木寻访系列,让古树之根联接南京名人的家乡情结。
  金陵古城里,女子大学的名号早已更迭,不变的是南京师范大学朝夕恬静的款步,信步而过的足音,捧卷读书的美好。 
  这里古色古香的民国建筑让人惊艳,黛瓦覆顶,勾檐翘角,承载了百年风华。 
  在一进校门的大草坪左右两侧,两株郁郁葱葱的银杏树屹立在草坪旁,约20多米高的树冠与校园内古朴典雅的建筑相互映衬,格外浪漫迷人。 
  此银杏树有树龄145年,也许还是个青年,愈发朝气蓬勃。它树体高大,树干通直,姿态优美,春夏翠绿,深秋金黄,是理想的园林绿化、行道树种。

  园林专家朱凯介绍:“这棵银杏是当年建校时附近园囿之遗物。”

  

  公元1872,同治十一年,银杏初生。此时的南京城,刚经历过一场血雨腥风。百年名园随园也毁于太平军的战火。
  据南京文史学者黄强介绍,随园原为曹寅所建,建于1706年前后,后归江宁织造隋赫德所有,后又为袁枚所有。
  随园在太平天国时期被夷为平地,片橼无存。1923年7月,金陵女子大学校址移至随园。
  “随园是最富东方美学的校园,与北京大学燕园同出于美国建筑师墨菲之手,民族风格浓郁。樱花与银杏,是校园里与民国建筑完美融合的景致,四季在这里,百年依旧,仿佛时光从未褪色。”南京师范大学杜匿峰老师介绍说。
  在南京众多高校里,南京师范大学的古树古木数量最多,除了银杏树以外,还有重阳木、榔榆、雪松、枫杨等树种,这些古树挺拔苍翠,很多都已逾百年。 
  自1978年开始,这些古树古木获得了南京市政府的重视和保护,园林部门为每棵古树挂上标牌,上面写着大树的编号、品种、树龄等信息。 
  每一枝都是那么的繁盛,百岁高龄依旧健硕。 
  到“银杏染秋”的时节,落叶厚成一张毯,随园便会迎来密密匝匝的校友和朋友。 
  此次回南京参加江苏发展大会的南师校友巢毅敏、刘洪一、朱小棣……纷纷表示回学校走一走,看看这棵他们心中最美的银杏树。 
  随园里,银杏树,与大草坪、老建筑,构成了简单却也超群的设计,让人过目难忘,仿佛园外一切的喧嚣都与此无关。
  她只美着她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