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苏州日报》 夏燕燕
他们是一群朝气蓬勃的80、90后,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毅然选择了森林消防;他们是苏州高新区第一支、苏州市第二支成立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有退伍老兵,也有城管队员。为守护好苏州西部最大的一片“城市绿肺”,保一方平安,自2010年成立以来,他们总是全员待命,随时准备整装出发。7年来,已出警80多次,扑灭大小山火40多起,逐渐成长为一支骁勇善战、训练有素的消防队伍。
没有经验可资借鉴,他们“摸着石头过河”,在日常工作和扑火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成长。没有专业基础,他们凭借“拼命三郎”的精神训练、备战,敢闯敢拼,伤病不断,却载誉无数。成立以来,连续四次获评“苏州市森林防火先进集体”,在苏州市举办的四届森林消防业务技能比武竞争中,拿下了3次第一名,1次第二名。省级比赛中,1次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队员中不乏“江苏省森林防火工作先进个人”“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和“苏州市劳动模范”获得者。他们就是阳山脚下的护绿使者——苏州高新区森林消防队。
守护城市绿肺安全人人争做“拼命三郎”
苏州大阳山,西濒碧波万顷的太湖,东至阳山环路,境内林地总面积达2万亩,森林覆盖率88.64%,素有苏州西部“城市绿肺”之美誉,而位于阳山脚下的高新区森林消防队(以下简称“消防队”),便是这城市绿肺的守护者。
2010年3月,浒墅关开发区从城管队员中选拔了20人,组建了高新区第一支、苏州市第二支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成立时,队伍中没有一个人是专业出身,虽然到消防部队培训了半个月,但短期的培训仅学到了一点理论知识,对于如何开展工作,我们仍很迷茫。”消防队队长张洪亮回忆说,“第一次出警时队员都比较怕火,完全不敢靠前,对于控制火势没有任何经验,几次出警后情况才慢慢好转。”
为了快速适应工作,打赢每场“战争”,消防队的队员们刻苦训练,人人争做“拼命三郎”。2016年苏州市森林消防技能比武竞赛备战前1个月,消防队二班班长吴东即弃车徒步上班,每天起早贪黑步行10公里。“训练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一直是消防队信奉的准则。因此,消防队的日常训练采用准军事化方式。每天5公里体能训练和负重登山训练、水带铺设、水泵启动和故障排除、班组之间的配合、熟悉地形等都是消防队的必练常练项目。如果把7年的负重巡山公里数加起来,每位队员都能沿着中国南北走一个来回。“长期的高强度训练和工作,使得我们每一名队员都对大阳山的一草一木了然于胸,只要给出相对参照物,就能立刻知晓具体位置;但也导致我们不少队员伤病缠身,脚部拉伤更是家常便饭,腰肌劳损、腰椎盘突出、膝盖过度磨损等常困扰着很多消防队员。”张洪亮告诉记者。
就这样,边训练边实战边摸索,消防队的抢险救援能力不断提升,也推动了大阳山森林防火体制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消防队先后制定了《阳山森林消防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大阳山上也建成了160个消火栓、5个蓄水池、1条直达山顶的消防专用通道,以及含有12个云台监控和3个红外线雷达的预警监测体系,森林防火可控性大大提高。
舍小家顾大家惟愿青山无恙
据悉,成立至今,消防队已出警80多次,扑灭大小山火40多起,成为大阳山森林资源安全的最重要屏障。
2011年3月15日傍晚,大阳山文殊寺半山亭下发生火灾。在附近巡山的森林消防队员发现了火情,便通知全队迅速出动及时扑灭了山火。附近有经验的村民说:“要不是消防队,大阳山满坡的林木肯定都会被烧光。因火情位于半山,很容易蔓延,又是傍晚时分,火势较难被发现,一旦蔓延将造成无法预料的损失。”同年5月15日,树山大石山又起山火。从山脚下望去,山上一片火海,浓烟密布。那是大部分消防队员经历的第一次大型山火,火势之猛让他们在日后每每提及,都记忆犹新。当天下午5点多接到火警后,消防队全体出动,队员们背起灭火弹、风力灭火机等装备,迅速赶到300米高处的火灾现场。由于山顶覆盖了近一尺厚的枯枝落叶层,扑救一直从当天下午持续到次日凌晨。
“近些年来,大阳山从未发生过重大火情事故,一些微小火情也在逐年减少。这源于我们的积极备战,在‘防’和‘消’上力求做到极致,及时发现排除隐患,在火情初期就进行了有效控制。”张洪亮对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林地的安全,消防队实行24小时值班制,队员们轮流住在消防队,一旦发生火情,确保第一时间集合到位。同时,消防队不断强化火源管控、加大防火宣传力度、注重消防设施的养护。“防火无小事,山上火情早5分钟和晚5分钟将呈现完全不同的结局,我们的目标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把火情遏制在萌芽中!”张洪亮说。
此外,根据大阳山实际情况,消防队自加压力,将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总计半年的防火期前后各延长一个月。一年中有长达8个月的时间,消防队都绷紧神经,严阵以待。
虽战功赫赫仍不忘初心
经过多年的磨练积累,凭借敢打敢拼的精神和过硬的专业素质,消防队载誉无数。曾连续四次荣获“苏州市森林防火先进集体”;在四届苏州市森林消防技能比武竞赛中荣获三次一等奖,一次二等奖;在参加的四次江苏省森林消防技能比武竞赛中荣获一次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一次三等奖;并在2016年荣获“苏州市工人先锋号”。队长张洪亮被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林业局评为“2013-2015年度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个人”;副队长蔡斌被江苏省森林防火指挥部评为“2013-2016年度江苏省森林防火工作先进个人。”
“强将手下无弱兵”,队员们的个人成绩也较为瞩目。在2016年3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上,队长张洪亮率10名精兵强将赴会,向与会代表进行了汇报演练,展现了江苏森林消防的风采和技能水平。此外,在第四届苏州市森林消防技能比武竞赛中,共取得了10项个人全能和单项奖。队员顾思铭、孙宇分获专业组个人全能第一名和第二名;队员孙华明获理论竞赛第一名,其他队员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几乎包揽了理论竞赛的所有奖项。
队员张耀明,是2014年度苏州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5年度苏州市劳动模范。他25岁从某公司辞职加入消防队,从原来的体育“低能者”成长为消防队里的标杆。负重登山,仅花12分钟就从文殊寺抵达山顶;水带连接、消防器材使用、灭火弹运用,他样样娴熟。在2014年苏州市森林消防比武竞赛中,张耀明以理论、体能、技能三项综合第一的成绩获得个人全能第一名。队员顾思铭曾当过两年兵,是2016年度苏州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他的带领下,全队在市第四届技能竞赛中勇夺桂冠。
“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全靠一个拼字。夏季负重巡山时既要忍受蚊虫的叮咬,又要忍受高温的烘烤,每名队员的衣服都可以拧出一摊水……但大家都无怨无悔地坚守着。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守护好这片城市绿肺,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张洪亮的话说出了全体消防队员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