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各地动态
启东建群村家家户户种上精品景观树
发布日期:2017-11-02 16:09 浏览次数: 字体:[ ]

  从南通出发,沿着宁启高速一路向东,下了大生出口3公里,虽已深秋,还四处可见绿荫环绕、白墙黛瓦,唯美画卷天然而成。这里,便是头顶“美丽乡村”“绿化示范村”多个光环的启东市王鲍镇建群村,在穿村而过的车流中,独有一份属于自己的静美与生机。
  水美乡村景如画绿化面积近五成
  从村口沿着笔直的水泥道前行,条条沟河碧波荡漾,两岸的屋宇错落有致。建群村四组村民曲建良家门口的泯沟里,四五只鸭子正在戏水,岸上种满了绿植。
  “村里每年都投资进行环境改造,我俚生活在公园里很惬意呢!”曲建良笑着说。曲建良家西侧,是去年新建的进宅路,靠近泯沟的岸边砌起了青砖墙,古朴而幽雅。沿河的水面上布置了三只荷花缸,小型增压泵“突突”地喷着水花。一条名为“美丽桥”的小桥将几户民宅连成了一体。
  这两年,建群村全面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投入18万元对沟河进行疏通保洁,原本污水横流的臭水沟变成了清水河。在村里走着走着,不觉走到了建群南路,只见路两侧种满了桂花、红叶石楠。“这条路是村里的绿化示范带,像这样的埭路全村共有5条。”建群村的村干部告诉记者,去年建群村共计投入47万元,对主要道路、河道和休闲健身广场进行绿化。其中道路绿化面积4050平方米,滨河绿化面积2791平方米,广场绿化面积870平方米。全村实际绿化面积达到45%,共栽植桂花、罗汉松、造型黄杨等各类树木3700多棵。
  村民喜种“摇钱树” “绿色银行”助民富
  穿过一片长势可人的菜地,我们走进了村里苗木种植户施方新家。沿着进宅路向里,一点一景,花草苗木与奇石相映成趣。“今年不少上海人都上门订货,这两天,我要把几棵树送到上海去。”施方新高兴地说,“别小看了我这一亩地,树苗总价值百万元以上。”
  施方新的庭院摇身变成了“绿色银行”,附近村民也跃跃欲试。南宅的陈品芳种了6亩苗木,品种包括黄杨、罗汉松、红梅等20多个品种。大家把目光转向培育经济苗、绿化苗,从各地买来桂花、紫薇等经济价值高的苗木,发展精品景观树,全村搞庭院绿化的村民发展到了100多户。
  54岁的沈启兵干了几十年的木匠活,十几年前,出于爱好,他在自家屋前种上一些黄杨树、罗汉松,当时没想到这却成了他改行的“关键”。沈启兵说,如今,村里早有苗木协会,将分散的苗木种植户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同时与全国多个省份的园林大户建立了合作关系,真正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信息化。
  “村民都很支持庭院绿化,家家户户都种了不少精品景观树,这些树几年后就是‘摇钱树’!”当地村干部告诉记者,为了把苗木经济发展壮大,建群村还引进了奥林苗木园艺场,打造苗木经济区。一期工程180亩,主要种植鸡爪槭、广玉兰等。由于园艺场运转良好,此后又流转了350亩地开发二期工程,三期工程的土地流转手续也已完成。
  美丽家园人欢笑品质乡村幸福来
  “允菊,你也来锻炼啊?”“嗯,没到烧中饭时间呢,活动一会儿。”循着声音望去,两位大婶正有说有笑地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这是一个1000平方米的农民休闲广场,被满眼的绿色包围着,一株株错落有致。
  伴随着音乐声起,20多个村民跳起了健身舞。“如今,农民的生活也越过越精彩。”说起休闲广场,村民陈永飞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这里不仅场地大,还有各类健身器材,我们天天来锻炼。”
  以前,村民健身只能“家里蹲”,为了满足群众能在家门口健身的愿望,建群村投入40万元,建起了农民休闲广场、景观木桥。村里还投入近60万元,对113户楼房、150户平房进行外墙“美化”。村民施琴慧告诉记者,政府免费为她家刷新外墙,每家每户看起来干净、亮堂了许多。
  美丽乡村“美”字在前,重点就是要提升村民生活品质。记者注意到,未来几年建群村的发展蓝图:依托王鲍镇独特区位优势,结合王鲍大生艺术园、花柒生态农庄等旅游景点,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品位,吸引游客参观旅游,发展旅游经济。以美丽乡村示范点为基础,加大对道路绿化、河道整治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把建群村建成最具幸福感的品质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