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内要闻
为了彭城“地更绿”——徐州制订出台“绿色徐州、生态家园”三年行动计划
发布日期:2013-03-25 09:01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推进科学发展,徐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天更蓝行动计划”、“水更清行动计划”和“地更绿行动计划”,以更大力度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日前,徐州制订出台“绿色徐州、生态家园”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实施六大工程,实现“地更绿”的目标。
  提升环境竞争力
  根据“绿色徐州、生态家园”三年行动计划,徐州将系统实施生态防护林带、故黄河沿线生态绿化、企业防护林、镇村绿化达标、荒山绿化及景观提升和湿地保护“六大工程”,力争到2015年底,完成新造林30万亩,活立木蓄积达到3000万立方米;完成森林抚育改造面积45万亩;林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新增省级以上湿地公园、森林公园6个。届时,该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更加“绿意盎然”的彭城大地,将成为一座更具生态魅力、环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构建城市绿色框架 
  全面推进“环、点、带、路、河”生态防护林建设工程,围绕微山湖、骆马湖两湖生态圈,云龙湖、九里湖、大龙湖、潘安湖、吕梁湖、庆安水库、高塘水库七个生态点,大运河、故黄河、大沙河、沂河四河生态带,京沪高铁、城市高速等铁路和公路,高标准建设生态防护林带,构建城市绿色框架。2014年将重点实施四环高速西北段林带补植工程,对其它城市交通干线的防护林建设,也将陆续规划实施。
  打造生态景观廊道
  启动实施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定位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加快黄河故道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本着“综合开发、生态先行”原则,故黄河沿线生态绿化工程将在黄河故道两侧建设生态景观廊道,完善农田林网、路域林网、水系林网,打造区域特色经济林基地、湿地公园和绿化示范村,其中生态景观廊道工程造林面积22356亩,村庄绿化391个。今年计划完成生态景观廊道工程1万亩,村庄绿化100个,发展特色经济林1.2万亩;2014年计划完成生态景观廊道工程12356亩,村庄绿化180个,发展特色经济林1.2万亩。
  建设生态屏障
  规划建设企业防护林,按照省级企业厂区绿化标准,对主城区和铜山区、贾汪区规模以上企业厂区实施生态林建设,在厂区外规划建设50至100米宽的围厂防护林带,栽植吸毒、降尘、减噪效果好的树种,并在厂区内部建设园林景观,取得保护环境和美化环境的“双赢”。今年将选取30个电力、煤炭、水泥、化工等大型企业作为试点单位建设企业防护林。
  建设美丽村镇
  结合新农村建设、中心镇创建和省级绿化示范村建设,突出树种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防护功能良好,对全市村镇进行绿化,计划3年完成500个省级绿化示范村和30个中心镇建设。其中,今年计划完成绿化示范村180个,2014年计划完成300个,力争到2015年全市70%以上行政村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
  荒山更绿更美
  自2007年实施两轮进军荒山行动以来,徐州累计绿化荒山9.2万亩,为376座荒山披上绿装,“石头缝里种出森林城市”的成功范例叫响全国。此次实施的荒山绿化及景观提升工程,将继续推进“二次进军荒山“行动计划,2014年完成荒山绿化2.7万亩,同步实施吕梁山、楚王山、大洞山、九里山、艾山、岠山、马陵山绿化景观提升工程,计划造林面积1.5万亩。所有荒山绿化将按照60%以上比例栽植常绿树种,高标准营造生态风景林。
  保护城市绿肺
  到2015年全市受保护自然湿地面积将达到115平方公里,自然湿地保护率达40%以上;新建贾汪潘安湖、新沂骆马湖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新建鼓楼彭祖湖湿地公园、睢宁古黄河房湾湿地公园、新沂河湾湿地公园和丰县大沙河玉龙湾4个省级湿地公园;新建湿地保护小区15个。基本形成总量适宜、保护有效、功能完备全市自然湿地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