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野保湿地
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亚洲湿地论坛在无锡开幕
发布日期:2011-10-12 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

    10月11日,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亚洲湿地论坛在中国江苏无锡开幕。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管理者们,围绕“湿地与人类福祉”这个主题,探讨亚洲乃至全球湿地保护的热点问题。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出席开幕式。 
    本届文化节开幕式上还为我国新增的4块国际重要湿地和12处首批正式国家湿地公园授牌。这4块湿地是:黑龙江省七星河、黑龙江省南翁河、黑龙江省珍宝岛、甘肃省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截至目前,我国国际重要湿地总数已达41块。12处首批国家湿地公园是:黑龙江安邦河、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江苏姜堰溱湖、苏州太湖、扬州宝应湖、无锡梁鸿国家湿地公园,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江西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重庆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宁夏银川、石嘴山星海湖国家湿地公园。自2005年批建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以来,目前我国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总数已达145处。这些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恢复,水质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经过验收,这12处试点国家湿地公园成为首批正式国家湿地公园。 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会上做了主旨发言。他说,湿地既是独特的自然资源,又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而且在维护生态安全、气候安全、淡水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贾治邦认为,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健康,增进人类福祉,已成为我们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贾治邦简述了湿地的重要功能,他从湿地作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物种基因库”、“储碳库”、“人类文明的摇篮”等多个方面,用简单易懂的科学道理揭示了湿地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他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通过健全湿地保护制度、改善湿地生态状况、加强湿地宣传教育、提升湿地科技水平、开展湿地交流合作等综合措施,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湿地保护管理模式,为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做出了有益尝试。 
    针对经济全球化对自然资源保护的压力不断增大,湿地保护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贾治邦提出了加强湿地保护合作的3点建议。第一,全面加强湿地保护,应该把湿地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纳入相关行业规划和部门工作重点,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保护成效。完善湿地保护部门协作机制,加强协调沟通,平衡利益关系,形成保护合力。第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应该秉承合理利用原则,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综合管理生态系统,维持湿地生态特征。积极探索湿地保护与利用的有效模式,引导农牧民、渔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合理利用各种湿地资源,促进改善湿地所在地民生,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深化区域交流合作,应该本着平等互利原则,以务实态度开展湿地保护区域合作,推动湿地保护高层对话,加强湿地保护政策协调,深化湿地保护技术合作,交流湿地保护经验,积极参与全球湿地问题磋商,建立亚洲湿地保护合作机制,努力提高亚洲湿地保护水平。
国际湿地公约秘书长安纳达先生在致辞中说,尽管全球为执行《拉姆萨尔公约》付出了40年的努力,但是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和最近2010年生物多样性指标评估都告诉我们,湿地正在继续恶化,湿地为人们提供无偿巨大利益的能力正在下降。安纳达先生感谢中国政府让全球科学家们相聚在一起共同研究《湿地公约》的有关核心问题,以使湿地继续为人类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生态系统服务。《湿地公约》秘书处承诺将继续为缔约国和所有为实现湿地可持续发展而对湿地采取保护和合理利用行动的人们,提供帮助和支持。湿地国际首席执行官马德维克女士、日本湿地与人间研究会主席安腾元一先生、日本环境省龟泽玲治先生分别在会上致辞,韩国政府环境保护部向本次大会发来了贺信。 
    开幕式上,还为参加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森禾杯”摄影大赛的获奖者颁了奖。此次大赛历时一年,共收集摄影作品3000多篇,参与人数高达500余人,在全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次大赛产生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本次大会还为《无锡文化与无锡湿地》一书揭幕。来自中日韩三国的小朋友们还宣读了致大会的一封信,表达了孩子们关心湿地保护、热爱自然生态的良好愿望,他们还向本次大会展示了画作和签名长卷。